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壹條不成文的規定。它本身沒有約束力。然而,即使交戰雙方紅著眼睛互相殘殺,他們也不會輕易打破這壹規則。春秋時期,禮樂崩壞,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反對周朝法令的戰爭。孟子曾經說過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然而,在春秋時期,人們並不是想打仗就能打仗的。戰前的第壹件事是下戰書。這是因為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車戰。
戰爭雙方需要就戰爭時間達成壹致,並通過戰爭信函選擇壹個開放的戰爭地區。這時,需要有人充當信使。這是兩國軍事交流中使者的由來。春秋時期,戰爭雙方都以保護周天子為借口。因此,對前來與交戰地區交流的特使沒有敵意。他們不會隨意殺死信使,而是禮貌地對待信使。
然而,戰國以後,所謂的“禮”和“義”早已被遺忘。戰爭充滿了陰謀和意外。除了殺戮和投降之外,對平民的屠殺也經常發生。
但是仍然不斬來使,原因是古代的信息傳播沒有發展起來。信使是傳遞戰爭雙方信息的重要媒體。此外,特使的地位不高,也沒有威脅。因此,殺害特使不僅沒有實際意義,而且會中斷信息來源。例如,三國時期,司馬懿通過蜀漢使者了解諸葛亮的飲食和日常生活,推測他的壽命不長。
另壹個原因是使者本身已經成為戰爭的壹部分。這是雙方將軍使用的壹種工具,通過不斬來使去釋放信號,或瓦解對方的士氣。它的影響有時遠遠大於戰場上的戰鬥。例如,當關羽得知東漢東吳攻打荊州時,他派使者與呂蒙溝通。
呂蒙明白了這壹點,每次都善待關羽的使者,甚至允許他們帶報平安的信。結果,關羽的士兵看到此等待遇,他們無心打仗。數萬精銳部隊崩潰,導致關羽垮臺,這壹教訓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