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是民間的壹種說法,意思是每月的十五不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只有十六的時候的月亮才是最圓的。
“十五月亮十六圓”的說法是有壹定的科學道理的:
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從壹個滿月到下壹個滿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時44分鐘。在“望”時,月、地、日最接近壹條直線,月亮因此也最圓、最亮。但由於月亮轉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達“望”的時間不同,大多在每年的農歷十六日甚至十七日淩晨。
擴展資料:
天文學家說,這是因為只有當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如同兩個人正好臉對臉)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壹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千米,最遠時有40萬千米。
由於“萬有引力”的關系,近時走得快壹些,遠時走得慢壹些。如果在上半個月快了,就會準時到達圓月的位置,在十五圓;如果慢了,就會“晚點”,趕在十六或十七到達圓月的位置。這種“十五不到位”的情況並沒有什麽奇怪的。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每逢農歷初壹,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面正好背著地球,我們看不見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
到了農歷十五,當月亮運行到對地球來說正好跟太陽相反的方向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壹輪圓月,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歷歷法規定,朔所在的這壹天為每月初壹日。但同是初壹日,朔可能發生在淩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
百度百科-十五月亮十六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