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場地長18米、寬9米,由中線將球場分為兩個相等的場區,中線設置長9.50米、寬1米的球網。男子網高2.43米,女子網高2.24米。球由皮革制成外殼,內裝用橡皮或類似物質制成的球膽,重260~280克。1912年規定雙方上場的運動員必須輪轉位置。1917年規定每局為15分。1918年規定上場運動員每隊為6人。1922年規定每方必須在3次以內將球擊過網。比賽方法以前采用發球得分制,1998年10月28日國際排聯決定改為每球得分制,仍為五局三勝,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為勝,第五局先得15分者為勝,若出現24平或14平時,要繼續比賽至某隊領先2分才能取勝。
排球技術
[編輯本段]
基本技術分為六大項 :準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
準備姿勢和移動:準備姿勢就是準備迎接各種來球的身體姿勢。在排球比賽中攻防的多數技術都是在準備姿勢或快速移動後完成的,因此它是完成各項基本技術的基礎。移動的作用是為了接近球,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以保證擊球動作的合理。
比賽中常用的移動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跨步和跑步 。
傳球:傳球是在額前上方用雙手(或單手)借助蹬地 、伸臂動作,通過手腕手指的彈擊力量來完成的擊球技術動作。傳球主要作用是把接起的球傳給前排隊員進攻。壹個隊的進攻能力能否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隊的傳球水平。為了爭奪網上優勢,使進攻戰術快速多變,二傳手更起著核心作用。
墊球:是在距腹前壹臂距離處借助蹬地、擡臂動作,用雙手前臂的前部,利用來球的反彈力將球擊出的技術動作 。墊球在比賽中多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和接攔回球,是比賽中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變主動的重要技術。
發球:由隊員自己拋球,用壹只手將球從網上空兩標誌桿內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發球是比賽和進攻的開始 。是排球技術中唯壹不受別人制約的技術動作。攻擊性強的發球不僅可以直接得分,還能破壞和削弱對方的進攻,打亂對方的部署,在心理上給對方造成威脅。
扣球:跳起在空中用壹只手臂作弧形揮動 ,用手將本方場區上空的球,從兩標誌桿內的球網上空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扣球在比賽中是進攻最積極最有效的武器,因此是得分、得權的主要手段。
攔網:隊員在網前以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網上沿阻擋對方擊球過網的技術動作。攔網是防守的第壹道防線,是反攻的重要環節。攔網可將對方有力的扣殺攔起,減輕後排防守的壓力,為本方組織反攻創造條件。攔網能把對方的扣球直接攔回、攔死,在比賽中是得分、得權的重要手段之壹。
排球戰術:可分為個人戰術和集體戰術兩大類 。個人戰術即個人根據場上情況有目的地運用技術的過程,分為發球、壹傳、二傳、扣球、攔網 、後排防守6項個人戰術 。集體戰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隊員之間有組織、有目的的集體協同配合。集體戰術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進攻戰術是指在接對方發、扣、攔、傳、墊過來的球後,全隊所采取的有目的、有組織的進攻行動。進攻形式包括強攻、快攻、兩次球及其轉移。強攻指在沒有同伴掩護的情況下,強行突破對方攔防的進攻。快攻指扣擊二傳傳出的各種平、快球,以及用這些平、快球作掩護所組成的各種戰術配合。兩次球及其轉移指當壹傳來球較高,又在網前適合扣球的位置,前排隊員可跳起直接進行扣球。如對方攔網嚴密,可在空中把球轉移給其他隊員的進攻打法 。防守戰術包括4種陣形 :接發球站位陣形、接扣球防守陣形、接攔回球保護陣形及接傳、墊球防守陣形。
比賽方法
壹、賽前準備:
第壹裁判主持抽簽,首先選擇發球權、球區。
二、比賽開始過程與停止:
第壹裁判員鳴哨後,在各自場區端線站好,再鳴哨時按原定位置(比賽前填寫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壹方發球後對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B、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發球。
四、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壹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壹次,同壹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壹次,可以替換任何壹個主力隊員,同壹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註:比賽開始上場的隊員為主力隊員,其它隊員為替補隊員。
比賽規則
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場中間橫劃壹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 。所有線寬均為5厘米。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 。網寬1米 ,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厘米寬的標誌帶 ,在其外側各連接壹根長1.80米的標誌桿。球的圓周為65~67厘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厘米2。
排球比賽是由壹隊後排 右邊(1 號位)隊員發球開始算起,然後每隊可觸球3次 (攔網觸球不計在內) 。如果球落地、觸及障礙物或某壹隊員犯規,則成死球,造成死球的壹方判為失球。只有發球的隊勝1球時,才得1分。如發球隊犯規、失誤或接發球隊勝1球時 ,則接發球隊取得發球權 ,其隊員須按順時針方向進行1個位置的輪轉 。每個隊只有贏得至少15分,並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 ,才勝1局 。前4局比賽比分最高限為17分。當比分為16∶16時,先得17分的隊勝該局。正式比賽采用5局3勝制,決勝局的比賽采用每球得分制,壹隊先得8分後,兩隊交換 場區,按原位置順序繼續比賽到結束。決勝局沒有最高分限,比賽進行至某隊先得2分為止。
規則規定1個隊最多有12名隊員 ,教練員、助理教練員、醫生各1人。隊員服裝必須統壹 ,上衣前後有明顯號碼 。教練員可在暫停和局間間隙時間進行指導。比賽中只有場上隊長可向裁判員提出詢問或要求解釋規則。如果教練員或隊員有非道德行為表現,裁判員將出示黃牌給予警告,如再犯將出示紅牌 ,判罰該隊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如有辱罵裁判員或對方隊員等嚴重犯規者,將取消其該局或全場比賽資格。每局比賽前,教練員必須將上場陣容位置表交給記錄員或第二裁判員,不得更改。每隊上場6人 ,站成兩排 ,從左至右,前排為4、3、2號位,後排為5、6、1號位。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比賽成死球時 ,教練員和隊長可向裁判員請求暫停或換人 。每次暫停不得超過30秒 。1局比賽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每隊在1局比賽中,換人最多不得超過6人次。規則對技術動作的要求 :①發球:獲得發球權的壹方須先輪轉 ,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後3秒鐘內將球擊出 。發球離手後 ,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球網、標誌桿、其他障礙物或從過網區以外越過,球落在對方界外或發球不過網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②觸球:隊員可用膝關節以上身體任何部位觸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現撈、捧、推、擲球的情況則被判為持球。每隊最多觸球3次(攔網除外) ,如果 1 個隊員連續觸球多於 1 次(攔網除外),被判為連擊。同隊2個隊員同時觸球作為2次觸球 。但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後均再可擊球3次 。③進攻性擊球: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後排隊員在進攻線前的前場區只能作整個球體不高於球網上沿的進攻性擊球,但在進攻線後起跳則可擊任何高度的球。④過網:隊員不得過網擊球,但擊球點在本場區,球離手後手隨球過網不判過網犯規 。對方擊球前 ,攔網隊員手 觸 及對方場區上空的球,判攔網隊員過網犯規。當對方隊員擊球後,許可在對方場區攔網。⑤過中線:隊員身體任何部位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地面即判過中線犯規。但壹腳或雙腳的壹部分踏過中線,而另壹部分踏在中線上或在中線上空則不判犯規。隊員可伸手在網下擊球,但不得阻礙對方隊員。⑥攔網:只準前排隊員進行單人或集體攔網。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 、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攔網後本隊可再擊球3次 。攔網手觸球後 ,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 。正式排球比賽應有第壹 、第二裁判員各1人,記錄員1人,司線員2~4人。
隱蔽站位。是接發球時插上戰術的壹種變化。即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利用同排同列隊員的位置關系,將前排主攻手隱蔽在後排的位置上。為的是迷惑對方攔網,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達到突然進攻的目的。
插上二傳。後排隊員插上到前排組織進攻。
短平快球。扣球隊員在離二傳隊員兩米左右的地方扣平快球。
時間差。打快球隊員,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勢,但並不跳離地面,等對方攔網隊員受騙跳起下落時,扣球隊員再迅速起跳扣半快球。這種打法,主要是利用對方攔網時間的誤差,來達到突破對方攔網的目的。
空間差。扣球人起跳後,身體在空中移動位置,避開對方攔網進行扣球。
位置差。扣球隊員佯作起跳姿勢,使對方攔網隊員誤認為擬打快球而跳起攔網,這時再突然向側方跨跳1步,在無人攔網的空檔躍起扣球。
前飛。扣球隊員佯扣短平快球,突然跳起沖近二傳手,扣近體半高球。
背飛。扣球手佯扣近體前後快球,突然沖跳至二傳手背後打小弧度球。
重疊(梯次)。兩名扣球隊員,壹前壹後扣快球或半高球,形成2打1,給對方攔網造成困難。
重疊攔網。攔網時,兩名隊員壹前壹後的成重疊狀的取位,前面隊員定位,後面隊員則相應地向右前方或左前方跨步跳起攔網,並在判斷正確的基礎上,盡力組成雙人配合攔網。
夾塞。扣短平快球的隊員作佯攻掩護,另壹隊員從中間直插切進跳起扣半高球;兩快壹跑動。前排兩個隊員同時進行快球掩護,另壹名隊員向2號、3號或4號位進行跑動扣球。在扣球點上造成2打1(以多打少)的局面, 突破對方攔網。
圍繞。3號位隊員繞到2號位隊員身後,或2號位隊員繞到3號位隊員身前的行動。
近體快球。靠近2傳隊員扣快球。
交叉進攻。“交叉”是指兩名前排隊員交叉跑動的行動。“交叉進攻”是快球掩護的戰術變化,常用的有“前交叉”、“後交叉”等掩護進攻戰術。
立體進攻。是指利用本方球場的整個空間組織前後排隊員聯合進攻。它不僅可以由後排隊員從限制線外起跳進行扣球,還可以組織近網掩護的縱深戰術進攻,使前後排的進攻靈活交替運用。
墊球的動作要領
[編輯本段]
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規格與要領
1、墊球的準備姿勢
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壹般的輕球,故可采取壹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註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
墊擊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
疊指法 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壹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註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
包拳法 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前臂形成壹個墊擊平面。
擊球點、擊球部位:
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壹般應盡量保持在腹前約壹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 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夾 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
提 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觀賽禮儀
[編輯本段]
1、觀眾應提前入場,比賽期間少走動,將手機關機或處於振動、靜音狀態。
2、開賽前,運動員集體入場舉行儀式,向觀眾席行禮致意時,觀眾應用熱情的掌聲回應。單獨介紹教練員、運動員及裁判員時要報以熱烈的掌聲。
3、運動員做準備活動時,如球飛到看臺,觀眾不要直接將球扔回場內。應將球撿起交給撿球員。
4、比賽中,運動員發球時,任何聲響幹擾都不受限制。如果運動員發球失誤,觀眾也可以鼓掌表示對另壹方得分的祝賀,過分地鼓“倒掌”是不禮貌的行為。
5、比賽中,觀眾不使用不文明的、侮辱性的言行刺激運動員和裁判員。觀看比賽時,禁止燃放煙火、向場內拋擲物品、破壞公物、做不文明手勢,禁止吸煙。照相不宜使用閃光燈。
6、晴朗的天氣適宜比賽,但觀眾在觀看沙灘排球比賽前應適當抹上壹些防曬霜以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墨鏡、飲料是觀賽必不可少的,但為了不影響周圍的觀眾,不提倡撐開遮陽傘。
排球的犯規和違例
[編輯本段]
1.發球犯規
下列情況為發球犯規:
(1)發球次序錯誤。
(2)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地面。
(3)發球隊員在第壹裁判鳴哨8s內未將球擊出。
(4)球未被拋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離就擊球。
(5)雙手擊球或單手將球拋出、推出。
(6)球拋起準備發球,卻未擊球。
2.發球擊球後的犯規
下列情況為發球擊球後的犯規:
(1)球觸及發球隊隊員或沒有通過球網的垂直平面。
(2)球觸網後落入對方場區外,界外球。
(3)球越過發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在發球時,某壹隊員或2名以上隊員密集站位或揮臂跳躍、移動遮擋接發球隊員,且發出去的球從他或他們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或集體發球掩護犯規)。
3.對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發球犯規由第壹裁判員判斷,發球擊球後的犯規由第壹裁判和司線員進行判斷。
(2)發球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後,發球擊球後的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前。
(3)下列情況,第壹裁判員應重新鳴哨發球:
①第壹裁判未鳴哨、發球隊員已將球發出。
②遇特殊情況(如運動員受傷,球滾入場內等)。
③第二裁判員在第壹裁判鳴哨允許發球後,又鳴哨中斷比賽允許某隊暫停或換人的請求,第壹裁判員不允許中斷比賽的請求。
(4)第壹裁判待發球隊員進入發球區並拿到球做好準備、接發球壹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鳴哨。鳴哨後,第壹裁判員默數8 s。
(5)發球隊員同場上本方後排其他兩位隊員無位置錯誤關系。
1.下列情況之壹者,即為輪轉錯誤犯規
(1)未按記錄表上登記的發球次序進行發球。
(2)發球隊勝壹球後,而換由其他隊員繼續發球。
2.對輪轉錯誤的裁判方法
(1)比賽中主要由記錄員發現該犯規,記錄員應在球發出後鳴哨中斷比賽並報告裁判員。
(2)對輪轉錯誤犯規的判罰由第壹裁判員鳴哨判定,結果為失壹球,而對方得分並換由對方發球。
(3)令該隊恢復到正確的位置上。
(4)記錄員如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得分,則取消該隊在誤發中所得分數,而對方得分有效;記錄員如不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所得分數,則只做失壹球判罰。
(5)如壹局結束或壹場結束,運動員已交換場區或已退場,則分數、局數、比賽結果均有效。
1.下列情況之壹者為位置錯誤犯規
(1)在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其它隊員未完全站在本場區內。
(2)未按規則“每壹名前排隊員至少有壹只腳的壹部分,比同列後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規則規定即4號位同5號位,3號位同6號位,2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3)未按規則“每壹名左邊(右邊)隊員至少有壹只腳的壹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左(右)邊線更近。規則規定3號位同4號位,3號位同2號位;6號位同5號位,6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2.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觀看發球壹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第二裁判員觀看接發球壹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
(2)隊員的位置,根據其腳著地部位來判定。
(3)位置錯誤犯規是擊球瞬間造成的。擊球前後均不存在位置錯誤犯規,擊球後,隊員可以在本場區任何地方和無障礙區自由活動。
(4)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處理辦法同輪轉錯誤相同。
1.連擊犯規
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壹名隊員(攔網隊員除外)連續擊球兩次或連續觸及他身體的不同部位(第壹次擊球,同壹個動作擊球除外),即為連擊犯規。
第壹次擊球,隊員在同壹擊球動作中,允許球連續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對連擊犯規的裁判方法:
(1)連擊犯規由第壹裁判員負責判斷。
(2)第二裁判員可以用手勢向第壹裁判員表明背向第壹裁判員的連擊犯規,但不得堅持。
(3)第壹次擊球時,無論是上手傳球或其他身體部位觸球,只要是壹個動作,則無連擊犯規。
(4)第壹裁判員要註意觀察判斷第二次、第三次擊球中的連擊犯規。
2.持球犯規
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球必須被擊出,不得接住或拋出,否則即為持球犯規。對持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持球犯規由第壹裁判員判罰,其他裁判人員均不得對持球犯規進行判斷或出示手勢。
(2)判斷持球的主要根據是球是否停滯在身體上。合法的擊球是壹個單壹擊球反彈動作,而持球犯規是先使球停滯(接住或拋出),再將球擊出。
(3)第壹裁判員應根據不同的比賽性質和對象確定對持球的判斷,掌握好判斷“尺度”。做到雙方壹致、前後壹致。
(4)第壹裁判要明確該條文的制定目的是鼓勵防守。因此運動員第壹次擊球時或搶救險球時,判斷應放寬,給予鼓勵。
3.四次擊球犯規借助擊球犯規、同時擊球及裁判方法:
(1)每隊最多擊球三次(攔網除外)將球從球網上方從過網區擊回對方,超過規定次數的擊球,判為四次擊球犯規。第壹裁判員對四次擊球犯規進行判罰,第二裁判員可以出示手勢。
(2)隊員在比賽場地以內借助同伴或任何物體的支持進行擊球,即為借助擊球犯規。第壹裁判員對借助擊球犯規進行判罰。運動員如果跑到場地以外如擋板外,看臺上擊球時,這種行為是規則允許的,應給予鼓勵。
(3)同時擊球
①同隊的兩名或兩名以上隊員同時觸到球,被計為兩次或兩次以上擊球(攔網除外)。
②網上同時擊球後,球落入場內,繼續比賽,獲球壹方還可擊球三次。
③網上同時擊球後,球落入甲區場外,則判乙方擊球出界。
④同時擊球,球觸標誌桿,判為雙方出界,重新發球。
⑤網上同時擊球造成持球犯規,判為雙方犯規,重新發球。
第壹裁判員對網上同時擊球進行判罰。
進攻性擊球是指除發球、攔網外,所有的向對方的直接擊球都是進攻性擊球。進攻性擊球犯規主要包括過網擊球犯規,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擊發球犯規。
1.過網擊球犯規及裁判方法
在對方場區空間擊球,即為過網擊球犯規。對過網擊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過網擊球犯規由第壹裁判員進行判罰。
(2)第壹裁判員要把握住網的垂直面,以判斷擊球點是否過網。
(3)隊員的擊球點應作為判斷是否過網擊球的依據,球的位置只作為判斷的輔助條件。
(4)過網擊球不單指扣球動作,還指壹切直接擊球到對方的技術動作。如二傳的過網二次吊球,伸手過網擊球動作等,都屬過網擊球犯規。
2.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及裁判方法
後排隊員在前場區完成進攻性擊球(或球觸對方攔網隊員手即被認為完成進攻性擊球),並且擊球時,球的整體高於球網上沿,即為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對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第二裁判均可對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鳴哨判罰。
(2)裁判員要註意判斷該犯規的三個條件,只有三個條件都存在,才構成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三個條件是:前場區,此時要註意後排隊員起跳是否踩進攻線或在進攻性前;完成進攻性擊球,如球觸攔網的手即算完成進攻性擊球;球整體高於球網。
(3)第壹裁判員在判斷時,要降低重心,判斷球的整體是否高於球網上沿。
(4)後排隊員在前排的二傳球、吊球、處理球只要具備犯規的三個條件,都屬進攻性擊球犯規。
3.擊發球犯規及裁判方法
在前場區對對方的發球在球的整體高於球網上沿時完成進攻性擊球即為擊發球犯規。對擊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對擊發球犯規進行判罰。
(2)第壹裁判員要觀察擊發球行為是否在前場區,球的整體是否高於球網,如擊球動作是擊發球犯規,如是攔網動作則為攔發球犯規。
1.過網攔網犯規及裁判方法
在對方進攻性擊球前或擊球的同時,在對方場區空間攔網觸球,即為過網攔網犯規。對過網攔網犯規的裁判方法:
(1)過網攔網犯規由第壹裁判員判罰。
(2)第壹裁判員要註意判斷是攔網先觸球還是進攻擊球先觸球,或是同時觸球。
(3)在對方第壹、第二次擊球時,球飛向網的方向,如果附近沒有運動員準備擊球,攔網隊員可以過網攔網。
(4)平行球網的球不能過網攔網,第三次擊球後除外。
2.後排隊員攔網犯規及裁判方法
後排隊員完成攔網或參加了完成攔網的集體,即為後排隊員攔網犯規。對後排隊員攔網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第二裁判員均可對該犯規鳴哨判罰。
(2)裁判員要註意後排對員攔網犯規的三個條件:在球網附近,手高於球網,觸及球或參與完成攔網的集體。三個條件均具備才構成後排隊員攔網犯規。
3.攔發球犯規及裁判方法攔對方發球即為攔發球犯規。對攔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攔發球犯規由第壹裁判員進行判罰。
(2)第壹裁判員判斷時要降低重心判斷攔網人手是否高於球網。
從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並妨礙對方比賽,則為網下穿越犯規。隊員的壹只(兩只)腳或壹只(兩只)手完全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則為過中線犯規。對網下穿越、過中線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可以鳴哨判罰。
2.該項犯規的判罰是第二裁判員主要職權範圍。
3.判斷穿越犯規時要觀察是否妨礙對方比賽,如不妨礙則不算犯規。
4.在不影響對方比賽情況下,隊員可以穿越而進入對方無障礙區。
5.裁判員要看清整個腳掌或手掌全部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方能鳴哨判罰。
6.隊員除手和腳外的身體其他部分都不允許接觸對方場區,否則即為過中線犯規。
7.裁判員在雙方隊員扣、攔時,要註意網前移動情況,第二裁判員在隊員完成擊球後,視線應在中線上稍有停留。
觸網觸標誌桿不為犯規,但隊員在試圖擊球或影響比賽時的觸網或觸標誌桿則算犯規。
隊員擊球後可以觸及網柱,全網長以外的網繩或其他任何物體,但不得影響比賽。對觸網犯規及裁判方法:
1.第壹裁判員可以對該犯規鳴哨判罰。
2.觸網犯規的判罰是第二裁判員主要職權範圍。
3.要註意觀察是否試圖擊球,壹切試圖擊球及掩護擊球動作下的觸網皆為犯規。
4.被動觸網(如球擊入球網而造成隊員觸網)不應算犯規。
5.隊員觸及9.50 m全網長以外的任何物體時,不得影響比賽。
6.第壹裁判員應著重觀察扣球壹方及網上沿的觸網犯規;第二裁判員應著重觀察攔網壹方的觸網犯規。第二裁判員的視線在隊員完成擊球動作後,應在網附近有短暫停留,不宜跟球太快。
1.球觸及比賽場區的地面包括界線為界內球。
2.下列情況為界外球:
(1)球接觸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線以外。
(2)球觸及標誌桿、網繩、網柱、場外物體、天花板或非比賽成員等。
(3)發球時,球的整體或部分從過網區外過網。
(4)擊球後,球的整體或部分從過網區外進入對方場區。擊球後,球的整體或部分從過網區外進入對方無障礙區,隊員可以將球從同側非過網區擊回,對方隊員不得阻礙此擊球,擊球隊員不得進入對方場區。
3.對界內、外球的裁判方法
(1)對界內、外球第壹、二裁判員根據自己的位置和職權範圍做出相應的判斷。
(2)司線員主要職責對界內、外球做出判斷並展示相應的旗示。
(3)過網區指的是兩條標誌桿向上延長至天花板所組成的區域。
(4)球的整體越過球網以下垂直平面判為界外球。
(5)發球、球過網時,可以觸網,球落入對方場區內比賽繼續進行。
1.規則規定下列情況為延誤比賽犯規
(1)換人延誤比賽。
(2)在裁判員鳴哨恢復比賽後,拖延暫停時間。
(3)請求不合法的替換。
(4)在同壹局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規定的請求:
①發球鳴哨同時或之後提出間斷比賽請求。
②無請求權成員提出請求。
③同壹隊換人後未經過比賽再次請求換人。
④再次請求的第三次暫停,第7次換人。
⑤場上隊員拒絕比賽。
2.對延誤比賽犯規的裁判方法
(1)只有第壹裁判員可以對延誤比賽進行判罰。
(2)第二裁判員可以向第壹裁判員示意場上延誤比賽情況,提醒第壹裁判員給予判罰。
(3)在同壹場中,對壹個隊的第壹次延誤比賽給予“延誤警告”,不判罰失球,但需登記在記分表上。
(4)在同壹場中,同壹隊任何壹名隊員或其他成員造成任何類型的第二次、第三次……延誤犯規,則均給予出示黃牌的“延誤判罰”結果為失壹球,並登記在記分表上。
1.球隊成員對裁判員、對方隊員、同隊隊員或觀眾造成不良行為,應給予判罰。根據其犯規的嚴重程度分為三類:
(1)粗魯行為:違背體育道德原則和文明舉止,有侮辱性表示。
(2)冒犯行為:誹謗、侮辱的言語或形態。
(3)侵犯行為:人身侵犯或企圖侵犯。
2.對不良行為的裁判方法。對輕微不良行為不進行判罰,以手勢或語言進行警告。對粗魯行為出示黃牌,判該隊失壹球,對冒犯性行為,出示黃牌,判罰取消壹局比賽資格。對侵犯性行為,出示紅黃牌,判罰取消壹場比賽資格。各種判罰均登記在記分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