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兵作戰中有壹種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散兵坑。散兵坑又稱單人掩體,是戰場上壹種規模遠小於塹壕的單兵工事。有不少人認為,當輕步兵面臨轟炸時如果都躲進散兵坑,能減少90%的傷害。早在二戰時期,使用了猛炸藥的炮彈已經連鋼鐵都能炸個洞,但遇上散兵坑卻減少了這麽多傷害,這到底是什麽原理?
散兵坑的門道
這當然和散兵坑的塹壕屬性有關,別看散兵坑看上去只是壹個能藏壹到兩個人的坑,實際上這裏面的門道很多。首先火炮爆炸是壹個濺射傷害,炮彈用來殺傷的碎片會輻射式的“灑”向四周,這個過程比子彈射擊的速度還快。但炮彈濺射出去的碎片並不會拐彎,所以只要炮彈沒有在散兵坑上空爆炸,炮彈爆炸的碎片就不會進入坑裏。
此外有經驗的老兵會在散兵坑裏面挖壹個排水溝,然後再在排水溝的底部挖壹個專門用來防手榴彈的槽。雖然散兵坑能幫士兵擋住戰場上的炮彈碎片,但當炮彈在散兵坑裏面爆炸時,士兵將無法躲避。當敵軍將手榴彈扔進散兵坑時,裏面的士兵能壹腳將手榴彈踢進這個防手榴彈槽中,防止自己被炸死。
當然,散兵坑中的防手榴彈槽只能防手榴彈,如果是壹枚榴炮或者航彈炮彈掉入散兵坑,那散兵坑裏面的士兵將難逃壹死。不過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微乎其微,在真實的戰場上這種事只會是個例。所以從概率學來說,散兵坑能有效降低輕步兵被轟炸時90%的傷亡。
散兵坑與塹壕
很多人也會非常疑惑,為什麽要挖散兵坑,不直接挖壹條塹壕?畢竟塹壕裏的空間比散兵坑大很多,士兵藏在裏面還能行動的更靈活?這其實就和工作量有關了,塹壕基本在大戰役中才會出現,往往需要在戰爭開始數天前建設。而散兵坑是即挖即用,工程量非常小。
在我軍中對於士兵挖散兵坑的時間也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壹個解放軍戰士得能在15分鐘內挖好壹個能讓自己藏身的散兵坑才算合格。當士兵需要挖散兵坑時,意味著戰鬥隨時可能爆發,而塹壕這種動輒需要幾天工作量的工事根本沒法在快速發生的戰鬥中使用。
到了現在,我國又裝備了GBP掩體爆破器。該爆破器可以瞬間炸出壹個可供2到4人藏身的圓柱形大坑,在爆破器爆炸後,士兵只需要挖出坑裏的浮土就可以使用,建造散兵坑的整個過程可以縮短到3分鐘。
散兵坑的沒落
不過現在隨著空爆彈等武器的出現,散兵坑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小。空爆彈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會在落地前爆炸。而且空爆彈爆炸的範圍極廣,雖然對永久性工事無法造成致命殺傷,但對大規模的輕步兵部隊卻相當好用。可以說空爆彈是散兵坑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