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九州中的中州指哪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各是現在什麽地方?

九州中的中州指哪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各是現在什麽地方?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於是中華文明誕生於天下之中的河洛。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又名“中原”。是指洛陽至開封壹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所以後來有逐鹿中原這個成語。而中原附近文化較低的各族泛稱為四夷,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從黃帝開始,黃帝戰勝炎帝、大敗蚩尤,在河洛建都立國,國家的性質實際上是壹種“聯邦制”,是由眾多諸侯國組成。無論以河洛為中心的中原地區,還是四夷之地,均是方國林立的局面,各國以及各部落聯盟的領袖們均尊位於中原的黃帝為帝,也就相當於所有聯盟的最高首領。黃帝之後,顓頊、帝嚳、堯、舜、禹依然居中原地區做著天下的聯盟領袖。之後從夏商周開始,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

相對於中原來說,周邊相對落後的部落,統稱四夷,《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夏商周時期,東夷作為對黃河流域下遊居民的總稱。分布在今安徽省、山東省、江蘇省壹帶。相對落後於中原地區,他們懶得把頭發梳理好紮起來,基本都是披頭散發,大多喜歡紋身,甚至還有個別部落是不會用火的生食者。春秋戰國群雄爭霸兼並的過程中,夷夏間的差別逐漸消失,當秦統壹六國時,“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東夷已經成為華夏的壹部分。秦漢以後的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以東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

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南蠻是對長江以南各民族的統稱,不僅是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他們大多額頭紋花,喜歡盤腿席地而坐,有些部落還吃生食。

南蠻本來就是泛指南方各部落,蠻這個字本來沒有褒貶之意,明清之時就有了民族歧視的味道。“蠻”成了野蠻的意思,蠻子就代表了野蠻的民族。“南蠻”是女真人、蒙古人和滿族人對漢人的稱呼,也是準噶爾人對滿族人的稱呼。

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西戎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沒有西戎,就沒有後來的春秋戰國。周幽王十壹年,西戎之中的犬戎與申侯聯合,攻殺周幽王,迫使周室東遷。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春秋戰國。

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壹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他們披頭散發,以狩獵為主,穿獸皮為衣,不耕不種,所以也不吃糧食。秦穆公屢戰晉國而不勝,無法稱霸中原,於是便轉戰西戎,令西戎二十多國俯首稱臣,為四百年後秦國統壹天下奠定了基礎,也使西戎逐漸融入到華夏民族之中。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今陜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這些部落被稱為狄,以其方位又稱北狄。

北狄人穿羽毛,住洞穴,他們有些部落不耕不種,不以糧食為食。大致分布在今陜西壹帶和晉東南壹帶。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