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誰能給我講解壹下逆足邊鋒的發展史?

誰能給我講解壹下逆足邊鋒的發展史?

開頭語:足球戰術壹直都是在變革中不斷發展的,潮起潮落,本世紀初,穆裏尼奧的防反打法成為各隊效仿的典範,隨後瓜迪奧拉橫空出世,打造了傳控足球的巔峰之作——宇宙巴薩隊,那也是巴薩最好的時候,直到現在,克洛普憑借著壹套“反治”打法,名揚天下,德國人讓這套原本專門對付“傳控足球”的打法成為當世最為流行的戰術。而今天我們來討論的是本世紀初期開始流行的邊鋒逆足型打法。

從90年代起,442成為足球世界的主流,而那個時候的邊路球員與現在的邊路球員承擔的責任大不相同。他們與邊後衛壹樣,需要承擔防守的責任,是攻防轉換的第壹道防線,而那個時候邊路球員最主要的作用依然是傳中,因此,為了可以在第壹時間就傳出高質量的傳中的球,左腳打左路,右腳打右路成為了正常的配置。但是,在2004年穆裏尼奧入主切爾西之後,他讓左腳將羅本經常在右路活動,形成了左腳打右路的“反常規型”安排,算是讓逆足型邊鋒成為了主流,但是,他可不是逆足型打法的鼻祖,我們今天就來看壹下這種逆足型打法的發展史。

談逆足型邊鋒,還得從433開始說起

說起逆足型邊鋒,妳首先得從433陣型開始說起,因為正是在這種陣型下逆足型邊鋒才有了發揮的空間。433眼下是世界足壇最為常見的陣型,猶如當年的442壹樣。由此延邊出來的4231或者是4141,其實都是在此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但是,433的歷史其實比較悠久,並不是現在才發明的新陣型。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433陣型作為壹種純進攻類型的足球戰術,曾經風靡世界足壇,當時在球衣號碼中,7號和11號是固定的左右邊鋒的號碼,(這下大家知道為何C羅鐘情於7號了吧!)他們基本上只參與球隊的進攻,不參與球隊的防守。

但是,當時的邊鋒打法與現在不壹樣,他們的功能是單壹的下底突破傳中,雖然與現在對於邊鋒的要求是壹致的,但是,打法上卻很不壹樣。因為那個時候邊鋒只是負責傳中,把他們前提,只是縮短他們沖刺的距離,讓他們又更多的機會攻擊到底線附近,因此這在當時是壹種極富攻擊性的打法。

但是,有利就有弊,過分的前壓讓邊路防守的壓力驟增,邊後衛壹人很可能要面對對方2到3人的攻擊,這次才有了三中場的配置。撤下壹名前鋒,增加壹個防守型的後腰,在中場形成壹個組織進攻,兩個側翼後腰保護兩邊防守的三角形的中場陣型,這就是當年433陣型的構建原理。

逆足型邊鋒改進了原有不足,433陣型20年後又重出江湖

但是,這種極富攻擊性的陣型在90年代開始就逐漸消失,為何?答案很簡單。因此這個陣型看似攻守平衡,邊路進攻極具侵略性,但是他卻有壹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假如把妳中場這個進攻組織者看死,那麽整個陣型就難以發揮。

最典型的例子也是在82年世界杯,意大利的盯人中衛卡布裏尼就是幹專門盯對方核心組織者的任務,在他形影不離的看護下,巴西隊的濟科,阿根廷隊的馬拉多納都遇到了極大的麻煩,而這種麻煩導致的結果就是兩人發揮大打折扣,從而也影響了球隊的發揮。

另外,這個陣型也極其考驗中鋒的能力,那個時候,雙中衛甚至是三中衛的陣型已經開始成為主流,壹個中鋒要應對2個中衛甚至是3個中衛的防守,壓力太大了,沒有非凡的能力,很難把兩翼創造出的機會給消化掉。

但是,假如把邊路球員下底的打法改變壹下路線,變為內切呢?壹切問題似乎就迎刃而解了,我們不知道這個發明的最初發明者究竟是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個打法的改變,徹底讓433這種打法重新歷史舞臺。

邊鋒持球突破到大禁區附近的時候,不再繼續下底,而是變為內切殺向禁區,壹方面可以彌補由於中場組織核心被看死,中路無人能持球傳球的尷尬,同時,切入禁區之後,防守隊員的防守動作就會變得更加小心,也可以增加他們突破的殺傷力,並且,壹旦突破邊後衛的防守直入禁區的話,對手中衛也就不能再看守妳的中鋒了,也緩解了中鋒的防守壓力,如此變化,的確是壹舉多得啊!

但是,這種打法同樣有他的問題。踢過球的球迷應該都知道,無論是傳球還是射門,內腳背的運用都是主要的方式,外腳背並不常常使用,因為他的準確度實在太不好把握了。所以,壹旦內切之後,非逆足的打法將會變得極其困難,向禁區內的傳球只能用外腳背,而射門的話,除非是打近角,否則都得用外腳背來完成,這是相當不舒服的(不知道這樣的解釋大家能否明白,不明白的話可以去親自踢球感受壹下)。

所以,這就導致了逆足邊鋒的出現,左腳打右路,右腳打左路,這樣的配置讓邊鋒內切之後的射門有了更多的角度選擇,同時射門與直塞球的準確率也大大提升,這壹變化,成功的解決了邊鋒內切的問題,讓433理論上沒有致命的漏洞。

阿森納才是逆足型邊鋒最初使用者

不可否認的是,穆裏尼奧的切爾西是讓這種打法發揚光大的球隊,但是,他並非最初做出這種安排的人,在他之前,葡萄牙曾在2000年歐洲杯的時候用過這種安排,讓右腳的菲戈來打左路,後來在2003年貝克漢姆加盟皇馬之後,菲戈再次打勒左路,但是,這並不是常態,只是臨時性的安排,真正把這種安排變為壹種常態的是阿森納。

溫格在引進了亨利與皮雷,把阿什利科爾提上首發之後,構建了壹條世界上最佳的“左路走廊”,這也成為在本世紀初期,溫格的阿森納能夠與弗格森曼聯分庭抗禮的重要保障,而當時的皮雷就是右腳打左路。

但是,當時溫格並不是看重皮雷的逆足能力,而是看中了亨利與皮雷兩人都是傳射俱佳的選手,讓兩人頻頻換位。那個時候的阿森納,確實有很多革新式的打法,比如兩個中前衛都是偏防守的,並沒有專職的進攻型中場,而也沒有禁區內純正的射手,兩個前鋒亨利與博格坎普都是活動範圍較大的球員,皮雷這種逆足型的邊路球員也是壹個例子。

當時阿森納的打法就是讓亨利與皮雷頻繁換位,亨利換到左邊,可以用自己身體上的優勢碾壓對手邊後衛形成突破,做出質量更高的傳球;而腳下技術活更細的皮雷在禁區內則可以利用腳下的優勢面對相對“笨拙的”中後衛,形成好的射門機會,早在小羅成名之前,皮雷就曾在與熱刺的“北倫敦德比”使用過“牛尾巴過人”。在阿森納49場不敗的光輝歲月中,亨利與皮雷的出場次數都超過40場,亨利打進了39個進球,皮雷打進了23個進球。

所以,皮雷的逆足型打法雖然在阿森納成為常態,但是溫格的初衷並非是讓皮雷發揮逆足的優勢,而是因為亨利喜歡在左路活動,再加上科爾的橫空出世,為了加強這壹側的攻擊實力才讓皮雷在這壹側的。換句話說,假如亨利與科爾都在右路的話,那麽皮雷也會在右路,因此,溫格的阿森納算是這種打法最初的使用者,但是,這種使用的理念與433改進後的逆足打法是不壹樣的。

“變富”的穆裏尼奧,想起了433

其實穆裏尼奧在波爾圖的輝煌靠的並不是433而是相對更加平衡的442陣型。這主要是因為波爾圖沒有什麽像樣的邊路球員,馬尼切跟阿列切尼夫雖然強硬,但是技術能力壹般,不過來到切爾西之後,就不壹樣了,他擁有了達夫與羅本這樣的天才球員。

羅本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達夫事實上在當時是比羅本更加出色,他在加盟切爾西的前壹年入選了當時的歐足聯最佳陣容,那個時候他還在布萊克本這樣的球隊效力,能在這種級別的球隊裏擊敗菲戈,貝克漢姆這樣的邊路球員入選最佳,可見他的實力。

由於邊路有了羅本,喬科爾以及達夫三名超級邊鋒,加上中場有馬克萊萊與門德斯這樣的防守鐵閘,還有凱日曼,德羅巴以及古德約翰森這樣的中鋒,穆裏尼奧幾乎具備了壹切打433的資本,但是,中路方面的主力蘭帕德雖然傳射俱佳,但是盤帶技術壹般,拿球能力不強,而且,壹旦對手死盯蘭帕德,433的命門依然存在。

因此,穆裏尼奧才有了這次戰略性的改革,讓羅本更多的活動在右路,實現了讓達夫與羅本兩個左腳選手***存的可能性,同時讓羅本由以往的邊路下底,變為在大禁區線內切射門,這也成為日後小飛俠標誌性的打法。在達夫淡出陣容主力並且離開之後,喬科爾成了左路首發,這種左腳右路右腳左路的“逆足型”打法徹底形成。

那壹時間,喬科爾內切後送出直塞球,羅本內切後射門成了切爾西兩翼的標誌性打法,甚至壹定程度上幫助英格倫解決了左路無人可用的尷尬。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433真正的從英格蘭開始流向歐洲大陸,逐漸取代了442,成為最為流行的陣型。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逆足打法的創始人並非穆裏尼奧,但是確實是穆帥讓他流行起來的。

簡潔的足球成為主體,邊鋒地位逐漸提高

十幾年前,央視的《天下足球》壹部名為《殺手的天空》的紀錄片,幾乎收錄了那壹時代所有的優秀前鋒,那的確是個前鋒的黃金時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遷移,邊鋒的地位逐漸取代中鋒,成了進攻的主體。

事實上,這種變化始於穆裏尼奧倡導的簡潔式足球,其實很多人把穆裏尼奧的足球說成是防守反擊,筆者並不認同。穆帥的足球並非單純的防守反擊,只是遇到控球能力較強的球隊,他不會苛求控球率而已,面對弱隊的時候,他的球隊依然具有控球的優勢,穆帥的足球不是單純反擊,而只是把比賽變得簡單化,推進的速度更快,講究壹腳出球。

這種打法激活了2個位置,壹個前腰,叠戈讓不萊梅打破了拜仁在德甲的統治,裏克爾梅讓比利亞雷亞爾成了歐冠最大的黑馬,厄齊爾壹度是歐洲最會傳球的球員,出球快並且準確的前腰成了各隊爭搶的香餑餑。

而另壹個位置便是邊鋒。邊鋒逆足成了那壹時間的主流打法。羅貝裏名震天下,而“雙驕時代”更是讓邊鋒的地位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壹時間,那些傳統型的邊前衛紛紛“改換門庭”,貝克漢姆,施魏因施泰格這樣的成了後腰,吉格斯,菲戈則打到了前腰的位置,從此再沒有那種攻守兼備的邊前衛,取而代之的則是傳射俱佳的邊鋒。

隨著邊鋒日益興盛,中鋒這個過往球隊的箭頭人物都得給他們“讓路”。他們成了邊鋒的“橋頭堡”成了徹底的藍領,為邊鋒吸引防守,甚至是充當了邊鋒的炮灰。這還不夠,後來他們甚至被要求拉出禁區這個他們的主戰場,淪為了為邊鋒傳球的“工具”,本澤馬之所以能夠在競爭中戰術伊瓜因,就是因為他能拉邊給C羅傳球,而伊瓜因不能。

直到現在,甚至把很多前腰改造成中鋒,不要他們的射門能力,只要他們的傳球能力,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兩翼,菲爾米諾就是典型,而阿賈克斯的塔迪奇更是成了壹個助攻比進球多出兩倍的“假中鋒”。邊鋒的地位不可謂不高。正是這種地位的提高,讓逆足已經成為壹種常態了。

雖然現在C羅已經改踢中鋒了,但是梅西依然強盛,薩拉赫與馬內讓利物浦成為眼下最好的球隊,拜仁還在打造這“科納布裏”的新邊路組合,曼城的進攻核心依然是斯特林,姆巴佩是未來“世界第壹人”的候選,別忘了還有阿紮爾,內馬爾這些昔日的“世界第三人”,邊鋒的光輝歲月依然沒有結束,逆足型邊鋒的時代仍將繼續。

結論:逆足型邊鋒從阿森納時代開始變成壹種常態打法,到穆裏尼奧把他發揚光大,雖然足球打法已經從瓜迪奧拉的傳控流改變成了克洛普的高壓逼搶流,但是,逆足型邊鋒的時代依然沒有過去,我們或許仍將在很長的壹段時間看到這種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