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遠橋
武當七俠之首,他總是壹副溫文儒雅的風範,別人有事求他,他總是盡力幫忙,為人穩重踏實,沖淡謙和、恂恂儒雅,頗有君子之風範,武功高強,處事又極公道,在江湖上的聲望地位也非常高,遠在壹般門派掌門之上。
作為武當派第三代傳人,宋青書被張三豐和宋遠橋寄予厚望,內定為武當派將來的繼承人,肩負極其重大的責任,而宋遠橋畢生的希望也寄托在他的身上,自然應當嚴加管束。可我們看到的宋青書,雖然天生的聰明伶俐,可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小人。
2,俞蓮舟最有見識的傳人
外表嚴肅,內心熱情,為人從容,理智,穩重,冷靜,武功在眾師兄弟中最強,深得張三豐器重,武當派上上下下都對俞十分敬畏,曾依據張三豐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成為自創的“虎爪絕戶手”,後來又盡得“太極拳”真傳。
參與六大派遠征光明頂壹戰,力戰明教五行旗,殺入光明頂。
下山時武當派和六大派也被蒙古軍抓去萬安寺幽禁,各人被迫服下“十香軟筋散”,以致大家使不出武功,最後連同六大派被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解救出。
3,俞岱巖最悲催的傳人
在小說的第三章《寶刀百煉生玄光》中出場,“……壹個三十來歲的藍衫壯士,腳穿草鞋,邁開大步,正自沿著大道趕路,眼見天色向晚,壹路上雖然桃紅柳綠,春色正濃,他卻也無心賞玩”。這位壯士就是俞岱巖。
4,張松溪最機智的傳人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是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武當七俠之四。武當七俠中,張松溪以機智著稱。他最出色的表現,要算是在張翠山失蹤的十年裏施恩於三大鏢局,為日後應對作出鋪墊。
5,張翠山資質最高的繼承人
張翠山善良厚道善惡分明,自幼拜張三豐為師;師徒情如父子,師兄弟情如手足。得承張三豐武術及為人處世之道,思想端正不歪;加上資質聰穎廿來歲已練得壹身高強武功,江湖人稱銀勾鐵劃張翠山張五俠。在查探三師兄俞岱巖遭人以少林派大力金剛指折斷四肢筋脈途中,結識殷素素。當時天鷹教在王盤山島舉行“揚刀立威大會”,張翠山懷疑襲擊俞岱巖的人可能是覬覦屠龍刀的人。
故決定與殷素素壹起前往揚刀大會,在揚刀大會上被謝遜強迫帶到冰火島。十年後與妻殷素素和子張無忌乘木筏回中原,豈料四方八面的人立即千方百計接近套取謝遜和屠龍刀下落;在張三豐百歲壽辰之日;各派赴武當表面祝壽,實想質問謝遜所在。張翠山和殷素素為存忠義,維護謝遜而三緘其口。受逼不屈,各師兄弟亦誓與張翠山***存亡。但當張翠山知悉當年俞岱巖之所以殘廢,竟因殷素素發蚊須針打俞岱巖而起;情義難全,張翠山最終愧疚而自刎當場。
6,殷梨亭資質最低的傳人
原著中殷梨亭在武當七俠中位居次末,比起七俠莫聲谷的少年老成,六俠的性格顯得尤為稚弱,常常為了小事流淚。但他也並非單純的不堪壹擊。
準確來說,他是性情中人,並不掩藏心中所想。他的眼淚與軟弱,也只關乎親人時才顯露。(張翠山之死、莫聲谷之死以及光明頂上楊不悔揭開紀曉芙之死真相時)殷梨亭受人喜愛,多數來自他對愛情的執著專壹,和身上幹凈溫暖的氣息。當他還是個被諸俠照料的小師弟時,對於赤子壹般的他,軟弱成了溫柔的代名詞,懦弱成了善良的表象。
7,莫聲谷最少年老成的傳人
莫聲谷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男性角色。他是張三豐的第七個徒弟,武當七俠之壹。曾參與六大派圍剿光明頂,力戰白眉鷹王殷天正。後在教訓對峨眉弟子無禮的宋青書時,被陳友諒和宋青書所殺。
擴展資料
張三豐,名君寶(又名全壹),字符元,道號三豐。武林至尊,民族英雄、內拳始祖、太極始祖、武學泰鬥、龍行書法始祖。
張三豐集各派絕學於壹身,威震武林,造詣已達煉虛合道至高極境,元末明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遼東,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武林盟主張三豐時隱時現,行蹤不定。
張三豐為武當派開山祖師,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誌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張三豐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張三豐所創武學有王屋山邋遢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派、三豐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萊派、檀塔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猶龍派等至少十七支。
歷代統治者對張三豐尊崇有加,宋、元、明、清很多皇帝都尋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傳,朱元璋建立明朝,張三豐曾出手相助,助洪武奪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後多次派人尋找張三豐。
明成祖時,朱棣自詡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朱棣派吏部尚書郭琎、隆平侯張信等人,率領兵士30萬,大修武當山宮觀,花費達千萬計。朝廷聖旨封武當山,於是龍虎、武當、華山、九華、茅山、羅浮諸山,道宗極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