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有哪些古詩詞細細品讀後,會發現有更深的理解?

有哪些古詩詞細細品讀後,會發現有更深的理解?

李賀有壹首詩叫《詠懷》: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壹簡書,金泥泰山頂。

長卿,就是司馬相如,字長卿。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元狩五年,司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懷」,有人解為居住,也可以,但懷字本身沒有居住的意思。有個詞叫「懷居」,出自《論語·憲問》「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意為留戀安逸——「懷」意為「留戀,貪戀」,居是指「家居」(《論語集註》「居,謂意所便安處也」)

「長卿懷茂陵」,是說司馬相如很留戀在茂陵的歲月。

這第壹句就有問題,因為司馬相如移家茂陵是因病貶官,而司馬相如是壹個功利心特別強的人,《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有壹個典故:「城北十裏有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這是漢代版的「混不好我就不會來啦!」縱觀他的壹生,從年少捐官,到從遊梁園,得遇狗監、獻賦上林、陪侍天子,通西南夷壹系列事件,都是積極於名位事功的人。

那麽晚年免官茂陵對於相如來說,應該是壹件非常淒慘的事情。歷代詩人對這個事的解讀也都充滿淒涼,例如「茂陵秋雨病相如」「茂陵秋雨相如賦」等。

為何李賀要寫「長卿懷茂陵」?他所懷的是什麽?

接著壹句叫「綠草垂石井」,碧綠的莎草垂在石井上,壹副美如油畫的夏景。同樣寫茂陵,鏡頭同樣打在植物,和別的詩完全不在壹個濾鏡,比如「茂陵秋雨滴莓苔」(胡應麟)。

前二句描繪了幽靜的閑居環境,又引出三四句。三四句,美得驚心動魄——「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司馬相如壹邊彈著琴,壹邊看著卓文君,看春風吹拂起她柔美的鬢發。

這句詩美,美到滿分。更在於這句詩是李賀寫的,所以要多打10分,滿分+10分,所謂美爆了。因為長吉壹生孤苦,生命與詩都是冷色調的艷麗,他不缺美,他缺溫度。

而這壹句,美且溫暖,簡直讓人融化在兩千壹百年前的那壹抹春風中。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茂陵遠眺

梁王,指景帝年間,梁孝王劉武來朝,司馬相如得以結交作為梁王賓客的鄒陽、枚乘、莊忌等辭賦家。後來他還前往梁地與這些誌趣相投的文士***事,並為梁王寫了那篇著名的《子虛賦》。

武帝,指漢武帝。司馬相如通過狗監楊得意,得幸於武帝,平步青雲。開啟了他茂陵以前的輝煌歲月。

然而。

這壹切都如同折斷的蓬梗壹般,任風吹去,無所謂了。

那個走過升仙橋,立下功名誓言的相如;那個為敲嶽父竹杠,穿起犢鼻褲在成都賣酒的相如;那個群星閃耀的梁園夜宴中,籍籍無名的相如;那個為求引薦,跟楊狗監攀老鄉的相如;那個為武帝作《上林》,為阿嬌作《長門》,平定西南夷,何其春風得意的司馬相如。

這壹切,都消磨在茂陵漫長的秋雨中。移居茂陵在元狩二年,距他去世,還有三年,距他走過升仙橋已經過去了三十年,距他與文君相識也已二十三年了。

所以說「長卿懷茂陵」,當他把「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以後,他才萬分留戀與文君在茂陵居住的歲月——沒有高官厚祿(免了),沒有高朋滿座(散了),甚至連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

最後壹切的意義都定格於,「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惟留壹簡書,金泥泰山頂」,元狩五年,司馬相如病重,劉徹召使者說:「司馬相如病得很厲害,可派人去把他的書全部取回來;如果不這樣做,以後就散失了。」

於是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經死去,家中沒有書。詢問文君,回答說:「長卿本來不曾有書。他時時寫書,別人就時時取走,因而家中總是空空的。長卿還沒死的時候,寫過壹卷書,他說如有使者來取書,就把它獻上。再沒有別的書了。」司馬相如留下來的,就是《封禪文》,以備劉徹五年後東封泰山之用。也算是對他功名生涯的壹個交代。

以上是我對本詩的個人解讀。直到?我看到網上的解釋:

司馬相如安居茂陵,綠草蓬蓬垂入石井。壹邊彈琴壹邊看卓文君,只見春風拂動她的鬢影。可嘆梁孝王和漢武帝,把他看得像斷梗壹樣棄置不用。死後只留下壹卷文書,武帝卻照著行封禪禮登上泰山頂。

雖然只有壹句不壹樣,但壹下子就把壹首愛情詩變成了感士不遇的傳統主題——合著是他被梁王和武帝,棄之如斷梗!這戚戚如小婦人的樣子,美感立馬打對折啊。

壹定是他們搞錯了。於是我又去翻前人的註,清?6? 王琦的《李賀詩歌集註》:

此篇蓋借司馬長卿以自況也。「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見閑居幽靜之意;「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見室家相得之好;「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壹簡書,金泥泰山頂」謂已在時,上之人皆棄而不用;至身沒之後,見其遺書,而反思之以施用於世也。

好吧好吧,妳們贏了。但是直至今日,我還是覺得我那個視角,要美太多。

作者簡介:少司命,字季玄,九零後,汝南人。幼承庭訓,稍涉詩書。未冠習詞,師從軍持。穎廬先生門下文獻學碩士在讀。留社、承社成員。曾獲國詩大賽詞部探花,海嶽杯詞部第壹。作品散錄於《國詩》《詩詞界》《海嶽天風集》等。

7?4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