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國企是不是年終獎特別高?(國企年終獎多嗎)

國企是不是年終獎特別高?(國企年終獎多嗎)

坐標西部省會,工作7年了,月工資6k左右,平時也就是有過節費等加班福利。相對於私企來說,國企年終獎真不怎麽高,而且相信誰都比較務實,還是要看年收入是多少啊,平時4000多,年終獎就算發5萬也很少啊。國企其實主要的還是福利加五險二金繳存比例比較高而已,比如公積金壹般都是12%繳存比例。而企業年金就比較特殊壹點,目前大部分私企是沒有企業年金的。

感覺也餓不死吃不飽。年底還有差不多3W的年終獎。有車無貸,房貸靠公積金,還富余不少。

頭條上20多歲就曬那種壹個月幾萬的工資條,都快麻木了。奢侈品基本都不敢碰,也沒想過開BMW。不得不說現在有錢的弟弟妹妹們真多呀。

工作還算蠻清閑,基本早九晚五,常年基本無加班。

偶爾異常情況會有加班,有事也會應急處理壹些問題,還算是比較輕松。也是行業所謂的“很穩定”窮的很穩定

我的理解是,所謂的年終獎,不過是把屬於自己的勞動所得從每月工資中分拆壹部分出來,放到年底發而已。因此考慮到避稅以及企業效益等因素,不過企業發放年終的方式存在區別,並不壹定國企年終獎就高。

舉兩個例子。

本地壹家旅遊類國企。其基層員工每月到手收入壹般在四五千,中層是基層員工的1.4-1.5倍,折算起來每月六七千,壹年七八萬上下,日常工資對壹個國企來說不算高。不過他們單位的年終獎特別可觀,普通年份基層員工在四到五萬之間,中層按系數配發基本上可以到七到八萬;好的年份基層員工可以突破六萬,中層超十萬,比日常工資都要高出許多。這樣折算下來,該單位的基層員工年收入10萬出頭,中層保底15萬+,好的年份可以到二三十萬,而且都沒有算公積金等收入,其工資待遇讓本地日常拿三四千的公務員無不羨慕。然而他們也有不景氣的時候,比如今年受疫情影響,該單位業務幾乎停擺,企業不得不大幅度削減工資,8月份之前普通員工每月只發1000元生活費,中層1800元,8月份業務有所回暖,員工增加了800元生活費,中層漲到了3000元,與以往的“高收入”不可同日而語,員工為此非常沮喪。至於年終獎,他們已經不敢奢望,唯壹的希望就是工資能夠恢復到去年的水平。國企如果說有不穩定性,就體現在這些方面。

以上都是效益比較高的國企。如果效益不好,國企收入其實也很慘淡,年終獎發幾百幾千的大有人在,不能壹概而論。總的來說,大的國企比如央企、本地半壟斷性質的國企,因為效益比較好,年終獎壹般都會高壹點,反之別說年終獎,日常工資能夠正常足額發放就算不錯了。

央企,通過校招進入公司15年了,高工,2021年終獎已到手,稅前10.1W,已經很滿意了,超出預期。

國企是不是年終獎特別高?這個說法肯定有壹定的片面性,很多國企有時還沒有年終獎,所以對於國企來講,最根本還是看自身的效益和工資體系是怎麽設定的。

國企並不是妳有錢就可以隨便發,要受到很多政策性的約束,特別是最近幾年來甚至很多屬於正常的員工福利都不敢發,近壹兩年由於各級總工會開始糾正了以前壹些影響員工福利的做法,所以紛紛出臺文件,對相關的福利待遇做了規定,各個單位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效益等情況,在總工會規定的標準範圍內開支,但由於效益不好,很多企業發放的員工福利實際沒有達到總工會規定的標準。

從工資體系來看,由於國有企業每年當地國資委都要下達壹個職工工資總額,不管妳是減人還是增人,工資總額基本上都不會變化。我們單位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幾年員工反映工資低,公司也想給員工增加工資,但是由於受到工資總額的限制,很多的確應該增加的工資,但由於受到工資總額的限制,導致很多應該加薪的員工工資無法增加,新引進的人才,由於受到工資總額的限制,所以也無法引進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很多企業的薪酬方案,基本上都是按照工資總額來進行預算。從我們公司的情況來看主要分了三個部分。第壹個部分就是基礎工資,這壹部分按照不低於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來設計,並參照每類職工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工資系數等來考慮;第二部分為績效工資,主要與當月的經營績效掛鉤,實行上下浮動,每月有幾百元的浮動額度;第三部分就是年終績效。年終績效每個企業的做法都是不壹樣的,主要考慮年初與國資委,各個企業與集團簽訂的目標責任書的完成情況來綜合考慮的。

由於國有企業的年終績效是屬於工資的壹個部分,所以年終績效的高低,主要要看工資體系設計所占的比重,只要在不超過工資總額的前提下,屬於職工正常工資構成範圍內的都可以發。壹般員工基本上就是多發壹個月的工資,基層管理人員可能會有兩個月左右的工資,中層管理人員幾乎是平時工資的壹倍,高級管理人員,年薪制的人員,只能按照考核結果來兌現該發的部分。如果超出了經營責任書以外的部分,按照責任書的規定辦理,比如約定有超額提成,可以根據經營班子的結構來進行分成,這個是不屬於年薪制範圍的,屬於經營績效的分成獎勵,當然這部分分量還是比較大的。

綜合上所述,雖然都是國企,但是由於各個國企的具體情況不壹樣,年終績效的差別也是非常大,除了經營績效的考核以外,還要考慮工資總額、國家政策等因素。

又到年底,那家年終獎多少又該上熱搜了,幾家歡樂幾家愁,我也來說說我們公司的年終獎。

我們絕對是國企中的帶頭大哥,壹個分公司員工十二三萬,我們二級單位四五千人。我是2009年上的班,高級工程師,壹般幹部。

這幾年的年終獎每年都不壹定,從剛上班的幾千塊到現在的兩三萬,總體呈上升趨勢,我說的是基層的普通職工。

科級以上幹部,每年主要是靠年底的兌現獎來和職工拉開差距的,副科是普通職工的1.5倍,正科是2.0倍,也就是科級幹部這兩年能到七八萬。平時每月七八千,基本和工資差不多了。

國企改革後,壹些年終獎其實都是平時績效獎金的累積,現在的考核是月度利潤滾動考核,按照超交利潤按比例兌現,每月有點積余年底壹次性給補上。

我們現在每月的薪酬不固定,少的時候四五千,多的時候萬把塊,壹年到頭也就十壹二萬,如果想拿的多就得努力網上爬。

國企有年終獎,不管它是以什麽明目發的,它都是年終獎,幹部的叫年終兌現獎。過去拿兌現獎的是科級以上的幹部,差不多是工人的壹點五倍,現在拿的兌現獎,是工人的壹點八到兩倍多,處壹級幹部的月獎、季度獎、年終兌現獎,壹直是高度保密的。工人拿的是績效年終獎,壹線和二線大致壹樣多。班站長、隊長現在也拿兌現獎,大致是工人的壹點五倍。

國企是不是年終獎特別高,我只能告訴妳,效益好的單位,年終獎差不多和妳全年工資壹樣多,效益不好的單位,每月的績效獎都拿不到,年底給妳個幾百意思意思,或十二月份給妳發個雙薪。所以很多人願意去大型國企,壟斷型行業上班。哪怕入職工資低,但企業發展穩定。

不同企業,不同崗位,不同的大領導,給出的年終獎也是完全不同。九二年,我們油田上任的局長,年終獎就是從五月份開始發放,每月二百,發到過年。年底又集中發放了節能獎,超產獎等等。當時市裏退休六十歲的男職工,每月退休金才壹百多,可想而知當時我們工人多有錢。他後壹任局長更厲害,直接給所有處長們弄了個年薪制,每位處長每年四十萬的年薪兌現,還給每位處長配了私家車,配了汽油。當然了,給處長們、局長們錢多了,工人們相對就錢少了,年終獎也就拿三四個月的工資。

所以國企年終獎要想發的特別高,那要看企業效益好不好。企業效益好的,那要看發錢的領導好不好,膽子大不大,為不為企業的職工考慮。

國企是不是年終獎特別高?

說實話我本身進入國企工作也有十幾年了,年終獎最高的時候也就拿了3000多。所以,我是可以很肯定的說:國企並不是年終獎都特別高!

每壹年春節對於我們大家來說都有著很大的期待:

壹來,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壹家團圓、走親訪友;

二來,對於在各行各業工作的我們來說,忙碌了壹年終於可以放幾天假休息壹下了。

第三,臨近過年這個月工資相對要比平時高,而且還會有年終獎。

說起年終獎,有網友對2021年各城市的平均年終獎做了壹個調查,我們不能說它具有多少的準確性,不過作為壹個參考還是可以的!

看到這我們可能又要感慨了,感情自己的年終獎連平均的零頭都不夠啊!

最近就有網友發文說在江西壹個百人小廠普通工人年終獎就有30000,班長80000,而其他領導就更多了。

私企如此,那對於大家壹直認為福利待遇較好的“國企”年終獎是不是很高呢?

其實不然,對於不同的國有企業來說,年終獎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妳像國家電網、中國煙草等央企待遇據說都不錯。也有網友爆料說移動省公司年終獎到手25w,這就妥妥的讓人羨慕了。

不過,有些國有企業年終獎就比較少了,或者是直接就沒有年終獎。就說煤炭企業吧,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企業,對於給工人發工資、發獎金在最近幾年卻是越來越“謹慎”了。我自從畢業進入煤礦到現在有十多年了,年終獎還真的是沒有見過。不過,企業在效益好的時候,偶爾會發些獎金。而每壹年的年底這個月是必有獎金的,當然有時候1000,有時候3000,再多就真的沒有了。

不同的國企情況不同,不能壹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壹般國企的工資水平位於當地平均工資偏上,說不上很高,年終獎正常來講也就壹個月基本工資。

壟斷型國企正式職工福利待遇較好,工資較高,年終獎也較豐厚,能達到半年工資的水平,但是壹般人想要進去這樣的國企、央企難度很大。

我在廣州某金融央企工作了3年,基本工資1萬,年終獎根據所在分支機構當年的經營情況決定,按照往年,壹般稅後在5到6萬左右,不是很高,與我同學所在國企相比,屬於中等。

國企擔負的任務不同,所以在工薪結構上原則與當地公務員持平。但國企作為企業,壹些特殊的國企工薪在當地是比較高點,但也不是特別高。

人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工薪也壹樣。相同的企業,不同的地方,不壹樣的崗位,收入也不盡相同。至於說年終獎也是看國企屬於什麽性質。如果是壟斷行業或者公司制企業,效益好就高,比如煙草、電力、移動、銀行;如果是基礎性企業,也就那樣吧,比如鐵路、煤炭、化工等。

所以國企不是比較薪資,作為企業員工,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