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叠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壹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間,以及在三十余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壹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復雜化。經濟上,士家大族普遍采取田莊模式,自給自足,雞鴨鵝狗貓全在我的土地上自產自銷,我的地盤我做主。別墅的墅字就指這些田莊。在這片土地上耕作的有打北方逃難的佃客部曲,還有奴隸,沒錯就是奴隸!前面的部曲就是奴隸的壹種。漢唐刑律明文規定,部曲毆傷良民要處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論、部曲無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錢贖免。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沒為官奴。 曾經是王朝支柱的自耕農卻大量破產,淪為佃農,部曲,余下茍活的自耕農又受到遠超以往的殘酷剝削。大壹統時代的經濟基礎在此時接近崩潰,但註意,是接近,不是徹底。因為它奇怪的經濟基礎,而產生奇怪的上層政治。政治上,南朝的官員選拔體制十分僵化,高層基本上被各大世家壟斷。南朝皇家為了對抗權力膨脹的世家,開始啟用下層士人和農將。但選拔官員的權力依然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為什麽呢?舉個栗子,今天老張家當中正,選中了老謝家的小兒子當官,明天老謝家選人能不選妳老張家?九品中正制在魏朝還中,大抵以才德為主,打晉朝司馬家代表世家掌權後,九品中正制就走了樣,評人只憑世家,德才兼備的寒門子弟得個上品比中彩票還難。但就在這麽個時代,科舉制開始孕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