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會計收益的相關信息

會計收益的相關信息

經濟學家追求收入的真實性,會計師強調收入的客觀性。愛德華·桑德貝爾(EdwardsandBell)

“企業收益”概念提出時,會計收益和經濟收益的概念是協調的。綜合收益的概念代表了會計收益向經濟收益發展的趨勢。然而,他們在實踐中拒絕接受經濟利益作為理想的會計計量模式,因為盡管經濟利益真實可靠,但其計量方法和計算能力使其受到限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即原始資本的價值不變,超過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的部分形成經濟“收益”。經濟收入的計量與資產評估密切相關,資產評估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凈資產現值的差異,它反映了企業的實際收入。這種認識在理論上是嚴謹而有說服力的,能夠充分反映資產收益的真實情況。但“經濟利益”屬於利益的定性範疇,實踐中確認和計量利益的可操作性不好解決。因為資本所有者投入的原始資本(資產)和某壹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凈資產)的價值是按照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的折現計算的。換句話說,收入是原始投入資本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貼現值與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的差額,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具有不確定因素(現金流量和貼現率的確定),人們對未來事項的估計是不同的。在這個意義上,美國學者愛德華茲和貝爾將經濟利益稱為“主觀利益”。想法

雖然經濟效益更加真實,但現階段人們的計量手段和計算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只能在理論上行得通。盡管如此,人們多年來壹直在努力,以是否接近經濟利益作為衡量收入確認真實性的標準,尋找經濟利益的確認和計量方法。會計收益是企業在壹定會計期間基於四個假設(會計主體、會計期間、持續經營和貨幣計量),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與成本、費用相匹配的原則,運用會計專業方法,實際發生的經濟交易的結果。其特點是“三位壹體”,即歷史成本原則、實現比例原則和謹慎性原則。與經濟學中的收益理論相比,會計收益的應用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更加客觀和可驗證。因此,會計收益被廣泛接受。實證研究的結果也很充分。

證明了這壹點。1968美國Bauer和Brown通過實證研究證實會計收益具有信息含量;在1989中,奧利弗再次證明了收益的變化與股價的變化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會計收益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們對企業收益信息的需求。隨著會計收益計量、確認和分析的不斷深入,人們不僅加深了對會計收益的認識,也從另壹個角度認識到了會計收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