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務會計報告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
通過逐級匯總會計報表,便於國家掌握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是國家經濟管理部門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和經濟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
2.為主管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外部單位和部門提供信息。
通過財務會計報告,上級部門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業績,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指導和幫助企業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它有助於投資者、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對不同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資金實力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確定其投資和貸款方向,降低投資風險,保持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3、為單位內部的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信息。
通過財務會計報告,管理者可以掌握其經濟活動、財務收支和財務成果的整體情況,分析其在經營活動中的優勢,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不斷改進管理,從而做出正確的財務管理決策,提高經濟效益。各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也可以通過會計報表提供的數據,更好地參與本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
4.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編制和提供有用的財務會計報告,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可以利用財務信息和其他信息來源,促進資本市場和其他市場的有效運作,促進有限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
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受托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是企業財務決策的語言,也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對於會計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其具有可靠性、可比性、相關性和及時性等質量特征,但實際上,目前披露的會計信息並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由於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本身設計的不規範,出現了以下情況:
1.信息失真現象嚴重,披露的會計信息可靠性無法保證。2007年6月5438+10月1新會計準則實施前,財政部曾多次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大規模、大範圍的抽查。根據官方公布,中國80%以上的企業會計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很多公司故意混淆會計估計、輕微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的區別,濫用重大會計差錯的會計處理標準操縱利潤。
2.披露的會計信息相關性不足,內容偏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壹些新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缺乏統壹明確的規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不足。同時,不同的會計主體對類似的經濟業務可能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導致企業間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偏差,也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3.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與國際慣例有很多不壹致的地方,在國際上沒有可比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會計信息需要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經濟業務。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國際資本市場的全球化進程。它使得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更高質量、更透明、更可比的會計信息有著更強烈的需求。這必然提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壹套國際會計準則。然而,目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在許多地方與國際慣例不壹致,這已成為信息國際化的障礙之壹。
究其原因,不難看出,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設計的不足造成了上述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作為壹種內在的制度因素,它對會計信息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