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另有規定者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2、殘值率:
殘值率這個概念主要是圍繞固定資產的壹種比率,在固定資產不能再繼續使用或者有需要進行核算時,進行的壹種對比,即圍繞固定資產的收入與支出,做壹個總結,以現有價值除以購入時的價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計算的固定資產的殘值率。其它的殘值可參考固定資產殘值率的計算方法。
資產
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例如,現金、銀行存款等活錢;還有原材料、產成品、半成品、固定資產等東西;而專利權、商標權等摸不著的也是資產,投資也屬於資產。
資產需要能夠控制,租用別人的東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資產,而租給別人的東西,雖不在自己手裏,但仍算做自己的資產。資產必須能夠用貨幣進行計量而且必須是經濟資源。所謂經濟資源就是能賺錢的東西。像報廢的機器就不應記作資產。
負債
負債是企業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後用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它又分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壹般指時間較短的,壹般在壹年內或者比壹年長但是在壹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比這個長的就是長期負債。
如短期借款屬於流動負債,期限為幾年的銀行貸款就是長期負債了。只有目前和過去的業務才會形成當前的債務。對於預期要發生的業務所產生的債務,不能作為會計上的債務。負債是將來要支付的經濟責任,即使現在沒有貨幣也要作為負債。比如,借款的利息壹般半年支付壹次,但每月都要記賬,把應付利息作為壹項負債處理。負債必須可以估價並且是在以後用現金或其它資產或勞務來償付的確實的債務,需要有憑有據。
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資金來源有兩部分,壹部分是股東投的錢,即所有者權益,另壹部分是借來的錢,也就是債權人的錢。由於借款是壹定要還的,當企業經營不好或虧本時,減少的錢是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說,虧只能虧股東的。當然,當企業盈利是,所有者權益也會增大,所以所有者權益並不壹定等於股東初始的投資額,而是隨企業經營好壞而增減。
所有者權益不同於負債,所有者權益表明企業歸誰所有,不用償還。負債表明企業欠誰的錢,是要還的。所有者權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參加分紅,負債則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參加分紅。在企業破產清算時,要先還負債,有剩余才會償還給投資者。
收入
收入是企業業務中產生的收益,是企業賣出產品,提供勞務所發生的和將發生的現金流入,或債務的清償。收入要能用貨幣計量,且有據可查,必須與相關費用匹配。收入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扣除相關費用後的凈額可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故收入是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好壞的壹項基本指標。
費用
費用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可以理解為成本。包括為取得營業收入而花的所有可以用錢來衡量的人、財、物的耗費。費用壹般包括料、工、費。料指材料;工指人工,可以理解為為人工花的工資;費指各項管理費用,(可以理解為管理人員工資)、財務費用(支付利息)、銷售費用(如廣告費)。費用與收入要匹配,即凡是取得收入都要付出代價,若費用增長而收入不變,所有者權益就會減少。
利潤
收入減費用就是利潤,要是費用比收入還大,那就是虧損。
而資產中可分為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而非貨幣性資產中有壹種叫做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可供長期使用,並在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其原有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和其他物質資料且其使用期限和單項價值均在國家規定限額以上者),
固定資產在到了使用年限時,要進行清理(固定資產清理即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凈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而這裏可能帶來壹些收入(這些收入也能為零),這些收入除以該資產在購買時的價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殘值率。
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麽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壹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壹個主要特征是能夠連續在若幹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理念的來源
對於企業來說,有壹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壹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壹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麽多,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3]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註意問題
1.註意計提折舊的範圍,按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2.註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3.註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固定資產何時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凈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法律依據:
《企業會計準則》(簡稱準則)和《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簡稱稅法)分別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作了相應規定。只有把握固定資產計提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納稅不受影響。現就影響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各因素分別從準則、稅法作以比較。
全面把握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還會遇到壹些例外情況,現從以下幾種情況來說明如何計提折舊。
《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壹條: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已取消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70號)第二條之規定固定資產殘值比例統壹為5%。外資企業: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率壹般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