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僅設可能扭曲會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1.通貨膨脹嚴重時,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會造成費用低估,補償不足,按現行價值計量的收入和按歷史成本轉化的費用在邏輯上不能配比,從而使會計收益虛計。
2.貨幣計量只反映收益數量,很難反映其質量,會計上反映為同壹數量的收益,其實際質量卻可能手差萬別。財務信息的本質並不在於貨幣量化的數據本身,而是這些數據所描述的經濟過程的本來面目,很多情況下“質”比“量”更重要。
3.當交易涉及多種貨幣時,會計上應選擇記賬本位幣,其他幣種應按選定匯率折算成記賬本位幣反映。以外幣編制的財務報表在進行匯總或合並對,也必須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外幣折算也會曲解會計收益的本質。
4.會計收益僅僅反映企業的短期利潤。是按照人為劃分的等長會計期間定期提供的。對壹個生產經營帶有明顯季節性或存續時間很短的企業來說,當經營周期和會計期間不壹致時,分期計算的會計收益可能會誤導信息使用者。
會計收益
(二)會計原則對會計收益確認和計量的影響
1.會計收益根據權責發生制確認和計量,當款項收付的日期與收入、費用的歸屬期間不壹致時,會計上要求通過遞延、預提、應計等專門技術進行人為的跨期調整。這容易導致收益操縱。
2.會計收益只確認已實現收益,而不確認未實現的資產持有收益、接受捐贈的收益等,收益信息揭示的不完整,必然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判斷。從經濟學角度看,收益實現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處於不同階段的資金形態,其收益的實現程度不同,只有最終以貨幣形態形成的收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已實現收益。會計將以債權形式形成的收益也確認為已實現收益,而從經濟學角度看,以債權形式形成的收益只能是可實現收益。
3.配比原則要求收入和為創造這些收入而發生的支出在同壹期間確認。配比原則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間找到壹種合理的配比關系,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邏輯關系很難找到。這就不可避免地使會計收益帶有主觀性和武斷性,影響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為管理層選擇於己有利的分配程序敞開方便之門。配地使企業的現金流量和經營業績脫節,不利於反映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收益質量等。
(三)會計收益關註較多的是數量,而未足夠重視收益的質量
收益確認不僅要確認數量,更要確認質量。收益的創造是商品價值形成、增值和實現過程的統壹,甚至貫穿於企業資本循環過程的始終。在經濟學上。收益實現過程與收益實現是有差別的。實現過程從企業投入貨幣資金開始,通過生產過程將其轉變為產品,通過產品銷售、取得貨款或債權,最終又回到貨幣形態。只要尚未到達終點,收益就仍然處於實現過程。只有收益實現過程到達終點,收回全部貸款,才是真正的收益實現。會計收益把以債權或其他非現金資產形式形成的收益確認為已實現收益,不利於反映收益的質量。
(四)會計收益因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對收益確認產生重大影響。如:壹家挪威公司,1992年按所在國規定報告凈收益為1.67億挪威克朗,若根據美國會計準則卻高達17.63億挪威克朗;壹家澳大利亞公司,1992年按所在國規定報告利潤為5.02澳元,但若根據美國會計準則僅有2.41億澳元。改變會計政策更是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慣用手法,誤用和濫用會計政策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五)從構成內容看,會計收益不利於評價企業的盈利性和盈利能力
會計收益不僅包括企業努力創造的經營收益,也包括大量的非經營收益,如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政府補助、罰沒收支、盤盈盤虧、非貨幣性交易損益、處置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凈損益等。由於大部分非經營收益是偶然的、非循環的,因而它不能反映企業正常的盈利能力。如果信息使用者不加分析地利用了包含大量非經營收益的會計利潤進行評價、決策,必將被其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