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納文言文

納文言文

1. 納在古文中的意思

1、收藏;收入

察納雅言。——諸葛亮《出師表》

白話釋義:認識、采納正確的意見。

2、“納”假借為“接納”;接受

幾以不納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白話釋義:幾乎由於不被收留而死。

3、繳納,貢獻

九江納錫大龜。——《書·禹貢》

白話釋義:九江貢獻了壹只大烏龜。

4、使進入

三納之而未克。——馬中錫《中山狼傳》

白話釋義:三次進入但沒有成功。

組詞如下:

繳納、納悶、納罕、納粹、收納、出納、歸納、版納、哂納、消納、吸納、納諫、納貢、納糧、容納、交納、納降、采納、納稅、納入、納賄、接納、納妾、納涼、賠納、谷納、納囊、納室、納訪、納還、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納,絲濕納納也。從糸,內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納,絲品濕漉漉的樣子。字形采用“糸”作邊旁,采用“內”作聲旁。

組詞解釋:

1、繳納:交納。多用於交付規定的財物給公家。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繳納會費願做會員;又宣稱自己的學校房屋還寬闊,也願意作為婦女收容所,到萬壹的時候收容婦女。”

2、納悶:因為懷疑而發悶。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納悶的,是想不通以後應該怎樣去‘做’公債。”

3、納罕:詫異;驚奇。

魯迅 《吶喊·狂人日記》:“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4、納粹: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縮寫Nazi的音譯。第壹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 德國 國家社會黨,是以 希特勒 為首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

5、收納:收留,容納。

魯迅 《墳·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擴大了精神,就是收納新潮,脫離舊套。”

2. 納在古文中的意思

1、收藏;收入 察納雅言。

——諸葛亮《出師表》 白話釋義:認識、采納正確的意見。 2、“納”假借為“接納”;接受 幾以不納死。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白話釋義:幾乎由於不被收留而死。 3、繳納,貢獻 九江納錫大龜。

——《書·禹貢》 白話釋義:九江貢獻了壹只大烏龜。 4、使進入 三納之而未克。

——馬中錫《中山狼傳》 白話釋義:三次進入但沒有成功。 組詞如下: 繳納、納悶、納罕、納粹、收納、出納、歸納、版納、哂納、消納、吸納、納諫、納貢、納糧、容納、交納、納降、采納、納稅、納入、納賄、接納、納妾、納涼、賠納、谷納、納囊、納室、納訪、納還、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納,絲濕納納也。

從糸,內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納,絲品濕漉漉的樣子。

字形采用“糸”作邊旁,采用“內”作聲旁。 組詞解釋: 1、繳納:交納。

多用於交付規定的財物給公家。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繳納會費願做會員;又宣稱自己的學校房屋還寬闊,也願意作為婦女收容所,到萬壹的時候收容婦女。”

2、納悶:因為懷疑而發悶。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納悶的,是想不通以後應該怎樣去‘做’公債。”

3、納罕:詫異;驚奇。 魯迅 《吶喊·狂人日記》:“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4、納粹: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縮寫Nazi的音譯。第壹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 德國 國家社會黨,是以 希特勒 為首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

5、收納:收留,容納。 魯迅 《墳·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擴大了精神,就是收納新潮,脫離舊套。”

3. 納翻譯文言文的技巧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譯除了涉及到語法和詞義的知識以外,還需要了解修辭格、文化意義以及特定的歷史條件等常識。

文言修辭格在高考中較多出現的是比喻和借代。翻譯時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保留“原修辭格”還是“還其本來面目”。

例如: (壹)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 比喻的本體作為“結論”,喻體是推斷結論的“原因”,是說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這樣的句子,壹般情況下我們要按照原句的“格式”直接翻譯,即保留“原修辭格”:井底之蛙,不可能與它討論大海的問題;夏蟲,不可能與它討論結冰的問題。 (二)乃使蒙恬北築 長城而守藩籬。

(賈誼《過秦論》) (三)大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史記》) (二)(三)中的“藩籬”和“秋毫”如果直接翻譯就是:籬笆圍墻;秋天鳥身上新長的細小羽毛。

顯然與文意不合。那麽,我們只能“還其本來面目”:把“藩籬”譯為“邊防屏障”;把“秋毫”譯為“細小的東西”。

是保留比喻的修辭格,還是直接把比喻意義翻譯出來,要看文章的具體情況。我們只要遵循壹個原則:譯文意思既明白清楚,又生動形象。

又如:(四)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蘇軾《留侯論》)“草野”是借代,那麽如何翻譯,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準確性,又顯示文意的生動性。

讓我們來作壹個比較。 草野:直譯――荒草野地;意譯――民間;直譯加意譯――荒草野地的民間。

三種翻譯方法都屬於“信”(譯文準確地表達原意,不曲解原意)和“達”(譯文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沒有語病)。但是從“雅”(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表達得生動優美,再現原文的風格和神韻)的翻譯要求看,前兩種情況似乎略遜色些。

所以,可以采用直譯加意譯的方法,使得文意準確通順又生動優美。 翻譯“比喻”和“借代”,以“明白”、“生動”為遵循的準則。

文化意義中最多出現的是委婉辭。由於政治、民俗、習慣等原因,古人說話,常常采用壹種迂回的表現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說明白。

所以我們在翻譯時要透過字面體會到作者的“真情”所在。 例如: (五)壹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賤息舒祺,雖少,願未及填溝壑而委之。

(《戰國策》) (六)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慧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

(《養竹記》白居易) 古人壹般情況下,諱病諱死,所以不直接說出“死”這個字眼,而且根據死者的地位,又有許多“等級”的表述。這種“委婉”的說法我們今天也使用,只是沒有古人那麽繁文縟節,那麽等級鮮明。

這類“委婉”,我們翻譯時壹般均可以直接地譯成“死”的意思。 (七)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沈金玉於江。

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國語》) 古人在下對上(臣對君、晚輩對長輩、妻對夫等)的對話中,在涉及違背道德的事情上,在外交辭令的交流時,往往大量地使用委婉語言。

畫線的內容意思是“有全副武裝的兵士五千人,如果將他們致於死地,那麽壹個就可以頂上兩個,這樣就等於用壹萬名戰士來同妳作戰了”。這樣說,在外交辭令上既堅持強硬有理的尊嚴,又顯得委婉恰當。

高中課文《秦晉肴之戰》較多地出現“委婉”的用法。這類“委婉”,我們翻譯時要把“真情”直接翻譯出來,使得整個句子的含義通順、清楚。

委婉的方法較多地運用於人物的語言中。由於說話人身份的不同,說話人之間地位的不同,說話時環境場合的不同,以及禮節、習俗的不同,委婉語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

翻譯時壹定要把委婉的“豪華”外衣脫去,把文意的“真情”翻譯出來。 翻譯“委婉”語,以“準確”、“清楚”為遵循的準則。

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修辭以及文化,往往是與作者所在的特定的歷史條件相吻合的,所以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不能忽略了文章(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 切記:修辭、文化、歷史壹個也不能少。

4. 上便宜,每見納用 出至哪篇文言文

蕭瑀,字時文,後梁明帝子也。瑀愛經術,善屬文。性鯁急,鄙遠浮華。 晉王為太子,授右千軍。即帝位,拜內史侍郎,數言事忤旨,稍見忌。高祖入京師。招之,挈郡自歸,授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吏部尚書。秦王領右元帥,攻洛陽,署瑀府司馬。武德元年遷內史令,帝委以樞管,內外百務悉關決。或引升禦榻,呼曰蕭郎。瑀自力孜孜,抑過強違無所憚。上便宜,每見納用。手詔曰:“得公言,社稷所賴。朕既寶之,故賜黃金壹函,公其勿辭。”

是歲,州置七職,秦王為雍州牧,以瑀為州都督。詔嘗下中書,未即行,旁讓其稽,瑀曰:“隋季內史詔敕多違舛,百司不知所承。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號令。比承壹詔,必覆審,使先後不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帝曰:“若爾,朕何憂乎?”初,瑀關內田宅悉賜勛家。至是,還給之。瑀盡以分宗族,獨留廟室奉祠。

貞觀初,帝問瑀:“朕欲長保社稷,奈何?” 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長久者,類封建諸侯以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絕。漢分王子弟,享國四百年。魏、晉廢之,亡不旋跬。

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納之,始議封建。瑀諭議明辯,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駁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齡、魏征、溫彥博頗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會玄齡等小過失,瑀即痛劾,不報,由是自失,罷為太子少傅。九年,復參預政事。

帝嘗曰:“武德季,太上皇有廢立議,顧聯朕挾不賞之功,於昆弟弗見容,瑀於爾時不可以利怵死懼,社稷臣也。”又曰:“公守道耿介,古無以過,然善惡太明,或有時而失。”卒,年七十四。詔贈司空、荊州都督,陪葬昭陵。

贊曰: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劂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後裔。自瑀逮 ,凡入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裝。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蕭瑀別名時文,是南陽後梁明帝蕭巋的兒子。蕭瑀喜愛佛學,會寫文章。他性情剛直嚴峻,輕視鄙棄浮華不實。

晉楊廣當太子時,蕭瑀任太子左千牛。他登上帝位,被任命為內史待郎,多次說話違反斷帝心意,逐漸地被疏遠了。

高祖李淵進長安後,招呼蕭瑀,他獻出河池郡投奔的唐朝,被授光祿大夫頭銜,封宋國公爵號,任民部尚書字職。秦王李世民兼任右元帥,進攻洛陽,蕭瑀任秦王府代理司馬。武德元年(618),升任內史令,高祖把機要事務委托給他,宮庭內外各項政務全都讓他參與處理。有時帶他坐上禦榻,親切地喊他“蕭郎”。蕭瑀勤懇努力孜孜不倦,批評過失糾正錯誤無所顧忌。每當提出有益的建議,都被采用。高祖親筆寫詔書說:“您的意見,有利於國家,我很珍愛,所以賞賜壹函黃金,您切莫推讓。”

這壹年,要在七個州設置官署,秦王擔任雍州牧,任命蕭瑀為雍州都督。高祖的詔書發到中書省,沒有即時執行,高祖責備他們拖拉,蕭瑀說:“隋朝末年,內史宣布的詔令常常前後矛盾,各主管官吏不知該聽哪種。如今開始創建基業,號令關系到國家安危。每當 壹項詔令,壹定要反復核對,對前後統壹的,才能下發,這就是潛督的原因。高祖說:“是那樣,我還擔心什麽呢?”當初,蕭瑀在關內的田地房屋都交高祖賞給了功臣,到現在,都還給了他。他全部分給了族人,只留下祠堂祭祀祖先。

貞觀初年,太宗詢問他:“我想永保江山,該怎麽辦?” 蕭瑀說:“夏商周三朝能夠長久保住天下的辦法,都是分封諸侯作為保衛中央的藩國。秦朝設置郡縣,兩代就滅亡了。漢朝把親屬功臣封為王侯,國運也有四百年。曹魏、晉朝廢除分封制,沒轉過身來就滅亡了。這就是分封制的顯著效果。”太宗采納了這個意見,開始商議分封國公刺史。

蕭瑀議論朝政聰明善辯,但是不能寬容別人的不足,有時存心詭辯觀點不壹,但他壹向法度嚴謹,房玄齡、魏征、溫彥博都不能裁斷辯駁,他的意見多數不被采納,心也裏憤憤不平。碰巧房玄齡等人犯了小錯,蕭瑀就拼命彈劾,太宗不予理踩,因此反而給自己造成損失,貶為太子少傅,後來授予特進這個空銜,再任太常卿。後來出任河南道巡大使。貞觀九年(635),又調回朝廷參與政事。

太宗曾說:“武德末年,太上皇有廢除建成號立太子的想法,但我立有無法獎賞的功卿、建成、元吉不能容我,蕭瑀那時不理他們的利誘威脅,真是個失系國家安危的大臣。”所以寫詩賜給他說:“疾風知勁草,版蕩識誠臣。”又對蕭瑀說:“您守誌不移剛直不阿,古人也無法超過,但是善惡分得太清楚了,有時也失去分寸。”

去世時,七十四歲。遺囑命令用單層的衣服人斂,安葬不要選擇日期。詔令追認他為司空、荊州都督,安葬在太宗預先為自己的昭陵墓地。

每當提出有益的建議,都被采用。

5. 納整理高中文言文中“連用兩個單音詞”的句子 並解釋次的古義和今義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語(《陳涉起義》) 處處,到處 會計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起義》) 會,聚會;計,商議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麽 壟斷 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寧信度,無自信(《鄭人買履》) 相信自己 結束 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馮婉貞》) 整裝 實彈 三保戒團眾裝藥實彈(《馮婉貞》) 裝上彈藥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門豹治鄴》) 不美(指相貌) 即使 即使吏卒***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門豹治鄴》) 即,就;使,讓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傳》) 考慮 老子 遙見老子杖藜而來(《中山狼傳》) 老人 丈人 願丈人壹言而生(《中山狼傳》) 老人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長輩 犧牲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劌論戰》) 祭祀的牛羊等 可以 忠之屬也,可以壹戰(《曹劌論戰》) 可,可以;以,憑, 烈士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有誌節操守的男子 無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更不用說 絕境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與世隔絕的地方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歸去來辭》) 指拐杖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出身低微,行為鄙魯 開張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擴大 感激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感動奮激 深入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出師表》) 長距離進入 有意 將軍豈有意乎(《隆中對》) 有某種打算 乃有意欲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客孟嘗君》) 願意 有時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論積貯疏》) 按壹定時間 鞠躬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出師表》) 恭敬,謹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傳》) 彎下身子 中間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中間夾雜著 稍稍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漸漸 無賴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 活潑玩皮 縱士卒無賴(《段太尉逸事狀》) 為非作歹 於是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捕蛇者說》) 在此,在這上 大風 可以已大風(《捕蛇者說》) 麻瘋病 小生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記》) 年輕人 雖然 雖然,公輸盤為我造雲梯,必取宋(《公輸》) 雖然如此,但是……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葉公好龍》) 心裏 以為 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把……看作 作文 屬予作文以記之(《嶽陽樓記》) 寫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論貴粟疏》) 不亞於、不次於 人情 人情壹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論貴粟疏》) 人的通常情況 縣官 今募天下人入縣官,得以拜爵(《論貴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論》)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出來給……看 約束 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信約 前進 於是相如前進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前,上前;進,進獻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趁機 美人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 嬪妃 以往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從這裏到那裏 宣言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揚言 親戚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齊地方千裏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其實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實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赤壁之戰》) 他實際上 橫行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縱橫馳騁,所向無敵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 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戰》) 關切、問候 中國 率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 指現在中原地區 不過 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戰》) 不超過 形成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戰》) 形勢形成 從事 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官名 妻子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 妻子兒女 初壹 初壹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戰》) 剛剛開始 所以 入叩所以(《獄中雜記》) 緣故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原因的虛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用來,靠它來…… 風流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傑出、英俊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繁華景象,流風余韻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詠懷古跡》) 學問才華,雍容風度 具體 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形體齊備 故事 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五蠹》) 所以,事情……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舊例 口舌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指南錄〉後序》) 代指言辭 無聊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指南錄〉後序》) 處境困窘,沒有依靠 慷慨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指南錄〉後序》) 理直氣壯,意氣激昂 山東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崤山以東 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六國論》) 祖輩與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