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中國在引進外資註意哪些問題

中國在引進外資註意哪些問題

最近,來自國內外的專家聚首天津,總結發展中國家引進外資的經驗與教訓,並指出它們正面臨的挑戰。請看———

由聯合國貿發會議與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出口競爭力與外國直接投資的作用”國際研討會日前在天津舉行。來自國內外的60多位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深入探討了吸引外資與出口競爭力、跨國公司與本國企業的有效關聯等問題。

競爭力來自動態優勢

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專家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勞爾指出,提高出口競爭力要具備動態優勢(即技術與技能優勢),而非原有的靜態優勢(非熟練勞動力及自然資源優勢)。通過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技術許可等方式,東道國可以獲得外國技術並開通市場。同時發展動態優勢對本國的技術、企業效率、基礎設施、法規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勞爾教授將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競爭力戰略分成三類,即自主型、外國直接投資依賴型和混合型,中國為混合型。

關於出口競爭力與外國直接投資的作用,勞爾教授認為有三個主要特征值得關註。首先,產業發展的新環境要求在制造、服務、制度及相關法規方面具備國際競爭力,同時獲得這種競爭力的速度必須是迅速的。其次,競爭的失敗意味著增長的失敗和經濟的蕭條。第三,出口競爭力的培養日益依賴於全球價值鏈的配置,並且出口競爭力本身的特性也發生了變化。

引資須轉移技術管理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國明教授指出,促進出口有多種途徑來實現,對發展中國家來講,目前使用較多而且便捷的途徑是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引進跨國公司的投資可促進本國的出口,帶動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這是亞洲四小龍成長的壹條成功經驗。但許多發展中國家在仿效的過程中發現,成效並不特別理想。究竟原因在哪裏?研究發現,引進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GDP的增長,促進了出口量的增長,但這還不能算是成功。成功的關鍵是,引進的外國直接投資能否與本國企業形成有效的關聯。所謂關聯,是指外國跨國公司子公司與當地企業之間通過市場關系所長期形成的供給方面的契約。只有通過這種契約,才能使大量知識、技術和管理經驗轉移到當地企業,並最終形成有效競爭力。

冼教授概括了發展中國家引資政策的幾個顯著變化。第壹代引資政策的弊病是發展中國家的引資優惠競爭,最終將外國直接投資所產生的大部分利潤,通過稅收減讓的形式又還給了外國跨國公司,而本身所得到的凈利潤很少。第二代引資政策的重要變化是,發展中國家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中,有針對性地根據本國要素條件形成產業變化政策,有目的地選擇外國跨國公司夥伴,然後通過壹系列公關、聯絡等互動過程,吸引這些公司到本國投資,這就是目標定位政策。近幾年出現了第三代引資政策。由於跨國公司進行大的戰略調整,主要致力於核心業務,從而將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外包出去,這種所謂的“資源外取”需要在當地找到壹批有效的企業來接受外包的業務,這就涉及到關聯問題了。哪個地區能迅速發展起配套企業,並迅速成長為跨國公司外包業務的合作夥伴,這個地區就能成為吸引跨國公司的熱點地區。

引資定位與國情結合

聯合國貿發會議專家弗蘭得瑞森認為,不同的引進外資策略在引進外資定位方面有不同的表現,也就是說在投資類別與投資來源的選取與政策傾斜上會作出不同選擇。為了提高投資競爭力,有效利用有限資源,加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發展中國家進行引進外資定位是必要的。

他對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定位決策提出了壹些很有價值的建議。首先,發展中國家應當明確,定位的基本出發點是為了實現發展目標。其次,要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以充分了解投資者的投資目標以及雙方進行合作的可能性。此外,東道國要將自身的情況與其他競爭者進行對比,客觀地評價其對外資的吸引力。他在對荷蘭、瑞典和哥斯達黎加三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定位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後認為,引進外資定位,沒有統壹標準;各發展中國家采用的工具和方法壹定要與本國產業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目標相適應,定位戰略的效果需要過壹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