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環境下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壹)高校內部控制缺乏具體可行的規範性文件
高校財務管理作為高校內部控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以具體明確的內部控制規範為指導。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主要集中在營利性組織,沒有專門針對高校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規範。目前,我國有壹套較為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標準體系。《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於2008年頒布,2009年7月實施。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等。)均於2010頒布,2011首次在境內外上市公司實施,2012年在滬深主板上市公司全部實施。而對於行政事業單位,直到201211,我國才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計劃到2014才實施。再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標準(試行)》,可以看到這個標準是針對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並不是專門針對高校的,它只是對各類業務和事項提供了原則,屬於基礎標準性質。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在實施時,必須結合自身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和特殊業務,並與內部控制標準的具體實施指引相匹配。由於缺乏具體明確的內控規範,各高校的財務管理只能根據諸多規定中的相關零星規定摸索,難以保證高校財務管理的規範性和科學性。
(二)高校領導和具體財務人員內控意識有限,意識薄弱。
內部控制是壹個有機的動態系統。根據COSO報告(1992)的基本精神,壹個組織的內部控制由五部分組成: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在這五個有機部分中,控制環境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壹個組織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可能采取什麽控制措施來管理和控制,決定了組織內部控制環境的核心因素。但是,目前我國高校領導和具體財務人員對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許多領導和財務人員還停留在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上。內部控制結構階段?(1)、認為內部控制只是壹些書面的規章制度和文本,是上級制定來約束下級員工的。認知有限,意識淡薄,再加上高校內部缺乏專門的內控規範,往往導致很多領導認為可以淩駕於本單位的內控規則之上,而具體的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並不註重內控制度的嚴格執行,往往敷衍塞責,流於形式,導致高校財務管理中出現各種違法現象。
(三)財務管理不科學
由於缺乏具體的內控規範和財務管理規定,高校在具體的財務管理實踐中往往存在漏洞,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
1.高負債和盲目投資基建。
從1998開始,我國高校開始擴招,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階段走向大眾化教育階段。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求高校的軟硬件規模也必須擴大,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國大部分高校作為事業單位,自有資金非常有限,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跟上基建規模的快速擴張。大部分高校只能采取向銀行借款的方式來彌補這個資金缺口。但高校作為非營利組織,本質上缺乏償債能力。所以高校承擔高負債風險大。壹旦收支平衡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就只能采取借新還舊的惡性循環方式。很多高校因為融資方便,在基建投資上沒有長遠規劃,非常盲目,貪大求全,忽視成本控制。為了在短期內提高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在形象工程和超規模建設上投入了過多的資金,在建設中缺乏系統科學的整體規劃。建成後往往資產閑置,造成浪費,加劇了資金短缺和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2.預算管理缺乏約束
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控制的核心手段,在高校財務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與高校的各個部門和工作聯系緊密。然而,在高校的實際運行中,財務預算並沒有起到使高校工作穩步發展、有效配置資源、為未來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的作用。有時預算的編制只是為了滿足上級部門檢查的需要,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預算管理隨意性大,沒有約束力,缺乏應有的剛性。從長遠來看,預算管理將無法對高校的資本運營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最終影響高校的長遠發展。
3.財務收支管理制度難以嚴格執行。
根據現行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高等學校的財務收支必須分開。目前,許多高校為了激發二級部門的積極性,賦予其充分的財務自主權,但對其財務收支缺乏有效的系統化管理和控制。因此,許多高校的財務收支存在壹些問題。壹些高校對院系收入監管不嚴,沒有統壹的票據管理,導致個別院系收入沒有經過物價部門備案,擅自收費,甚至有的收入根本沒有上交學校財務部門,自收自支,學校無法有效管理收入。很多高校的財務支出也會暴露出壹些漏洞:壹是隨意擴大支出標準,資金不能專款專用,二級部門想方設法擠占資金挪作他用;二是容易增加成本核算的難度,不能完整準確地反映成本,掩蓋壹些隱性債務,形成高校潛在的財務風險。
4.資產管理系統執行混亂。
目前,我國高校的物業管理制度普遍不完善。即使有制度,也往往名存實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內部遏制?階段(1940年代以前),?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階段(70年代以前),?內部控制結構?階段(80年代),?內部控制框架?階段(90年代),?風險管理?階段(2004年至今)五個階段。資產購買不辦理審批手續,購買後不到資產管理部門辦理入庫手續,同時不定期清點固定資產;財產報廢和銷毀沒有登記,導致固定資產經常與賬目不符。混亂的資產管理體制不僅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還導致高校財務報表不能有效反映高校真實的財務狀況,影響了有關各方的科學決策。
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困境的成因
(壹)缺乏科學的預算理念
壹些高校沒有樹立科學預算的理念,預算隨意性大,導致預算沒有嚴格按照預算的要求執行,預算的約束力和剛性不夠,沒有在財務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反映出許多高校沒有真正認識到預算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對財務預算的制定重視不夠,在預算的制定上沒有科學的規劃,存在預算不夠細化、預算過於倉促、預算不夠全面準確等問題,使得預算不能客觀反映學校的收支情況,難以嚴格執行預算,從而影響了預算的嚴肅性。
(二)對基本建設投資缺乏控制和管理,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基本建設投資也在不斷增加。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以及高校自籌資金難以滿足高校資金需求。很多高校為了滿足規模擴張的需要,向金融機構貸款數億甚至數十億建設新校區,卻沒有意識到其中隱藏的金融風險。而且高校在擴建過程中,沒有投資的內部控制制度,如重大投資項目的論證和決策機制,基本建設投資的可行性分析也很少。不註意高校的發展和未來生源的變化,出現了盲目貸款、盲目投資、過度建設和重復建設,導致負債率高、利息負擔重、財務狀況惡化,不僅影響了高校教學科研的正常支出,也影響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壹個重要原因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職能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難以為高校的管理和決策提供服務。高校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現在:財務崗位設置過於籠統或沒有按照學校財務管理的要求設置,財務管理的功能得不到充分體現;會計上監管不嚴,財務報銷過於註重領導簽字,經濟業務本質沒有審核,導致財務管理的信息庫不可靠。這些都會影響高校財務管理功能的發揮。
(四)忽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和管理職能
高校內部審計是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的重要環節,是加強高校內部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保證資產安全完整、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具有監督功能,可以防止舞弊和糾正錯誤,實現高校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內部審計在加強財務管理和預算控制、節約資金、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投資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在於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但在實踐中,高校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平行,會受到行政權力的幹擾,難以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此外,壹些高校對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認識不足,內部審計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保障、職權劃分等方面難以落實,也導致內部審計難以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和管理職能。
(五)資產管理內部控制不規範。
高校是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其固定資產從財政撥款中購買,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資產的購置和管理沒有考慮其使用效率,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也存在缺陷,沒有真正使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這將直接導致資產管理制度執行上的混亂。比如固定資產只註重價值管理,不註重實物管理,沒有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財產清查制度不健全,或者沒有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未及時入賬和核銷,部門間資產轉移時未辦理資產轉移手續,沒有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制度。高校固定資產的調配和使用缺乏協調統壹,導致固定資產重復購置或閑置,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下。此外,內部控制的不規範還表現在資金的使用沒有計劃性和隨意性,沒有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