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牛並不是牛,它居於牛科羊亞科,分類上近於寒帶羚羊,是世界上公認的珍貴動物之壹,在我國被列為國家壹類保護動物。因它體形粗壯如牛,長2.1米,約重300公斤,活像壹頭小水牛,而頭小尾短,又像羚羊,它叫聲似羊,但性情粗暴又如牛,故又名羚牛。它生有壹對似牛的角,角從頭部長出後突然翻轉向外側伸出,然後折向後方,角尖向內,呈扭曲狀,故又稱扭角羚。
羚牛產於我國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緬甸等地,由於產地不同,毛色由南向北逐漸變淺。我國境內的羚牛,全身白色,稱為“白羊”,老年個體呈金黃色,稱為“金毛扭角羚”。
羚牛是壹種高山動物,棲息於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懸崖地帶。由低至高依次生長著常綠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和高山草甸灌叢,海拔愈高條件愈酷,氣候也愈冷。可是羚牛並不在乎,林下生長的灌木、幼樹、嫩草及壹些高大喬木的樹皮都是它們的美味佳肴,它們白天隱匿於竹林、灌叢中休息,黃昏和夜間出來覓食。上下往來於群山之中,縱橫於懸崖峭壁之間,如履平地。它們身上長有壹身厚密的被毛,能抵禦嚴寒,不怕寒冷,可是怕熱,夏季氣溫接近30℃時,每分鐘氣喘即達100次以上。
在野生動物家族中,看上去“牛氣”十足、桀驁不馴的羚牛也算得是龐然大物了,但其性情卻十分敦厚,從不主動挑起什麽爭端。為抵禦大型食肉動物的攻擊,它們喜歡群居,常十多只壹起活動,多至二、三十只,甚至多達百只以上的大群,每群都由壹只成年雄牛率領,牛群移動時,由強壯個體領頭和壓陣,其他成員在中間壹個挨著壹個地隨後跟著順小道行走。牛群平時活動時,壹般有壹只強壯者屹立高處瞭望放哨,如遇敵害,頭牛會率領牛群沖向前去,勢不可擋,直至脫離險境。羚牛行進時,壹般都是青壯雄牛走在群體外圍,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弱者,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壹旦遇上別的牛群。它們便於“改換門庭”以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或奪頭牛之位,或多占“妻妾”。而達此目的的唯壹方式就是決鬥——雄牛的這種“背叛”與“上進”行為,對羚牛種群的繁衍生息具有重要的遺傳學意義。至於結果,自然是“勝者王侯敗者寇”,落敗的雄牛將被驅逐出群。若找不到新的願意收留它的同類,就只能離群索居、踽踽獨行於危機四伏的莽林,成為食肉猛獸美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它們所食植物種類多達百種,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營養,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抵禦疾病。它還喜愛舐食巖鹽、硝鹽或喝鹽水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鹽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點。
羚牛每年7~8月進入交配季節,這時雄牛的性情變得格外兇猛。為了爭奪雌牛,強壯雄牛間互相展開殊死的角鬥,失敗者退居群後,勝利者才得以與雌性交配。羚牛的孕期約9個月,壹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壹頭。
羚牛有勇無謀,很易上當而掉入陷阱被捕,現已面臨滅絕。為了保護這壹珍貴動物,在有羚牛分布的地區,已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據觀測估計,高黎貢山保護區內目前約有300來頭,分為6~8個種群。為保護和開發利用這壹珍貴動物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