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互聯網上的這些公司是怎麽做內容的?

互聯網上的這些公司是怎麽做內容的?

在資本市場又壹波浪潮的推動下,無論是互聯網玩家還是教育巨頭,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上月啟動IPO的歡聚時代和塗畫弘陽分別是兩類企業的典型代表。歡聚時代從遊戲門戶多玩和語音工具YY入手,利用在遊戲娛樂領域形成的技術優勢和用戶規模,持續交叉教育。在打開課程市場的同時,推出了教育模板,試圖用行動回應“互聯網公司玩不了教育”的質疑。塗畫弘陽從圖書出版起家,在公考培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教學方式的創新和課程研發的積累,切入互聯網深度,出現了直播、微課、網校App、“光棍節”電商等諸多時尚元素,越來越“線上化”。沒有人敢否認,資本和技術的結合可以讓任何壹個行業飛起來。但問題是:每個行業都應該飛嗎?世人的目光總是聚焦在炒新的酷炫概念上,卻沒有耐心去探究漫長而艱辛的積累過程。對於正在探索具體方向的互聯網教育創業公司來說,真不知道生在這個行業被風投熱捧的時期是幸運還是不幸。幸運的是,妳從投資人那裏拿到錢的希望更大,也許可以從更高的層次開始;可惜,從壹開始,妳就要不斷地思考未來怎麽賺錢,怎麽賺十倍、百倍的錢,這很可能迫使妳偏離教育的本質,被資本左右,讓妳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麽。在平臺迷茫的前幾天,陳在《可汗學院/Coursera為什麽出不了中國》壹文中寫下了深刻的壹句話:“在線教育的改革需要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而這些理想主義者不壹定完全按照市場/需求出牌,也不壹定只是按照市場/需求出牌。“但是,這些國內的互聯網教育創業公司(我不敢用絕對的‘千篇壹律’這個詞),很大壹部分是在上遊沒有內容積累,下遊沒有用戶沈澱的前提下,要進行‘革命’的。這不能算是他們的錯,因為互聯網創業就是這麽壹個邏輯:只有“平臺”才是撬動地球的杠桿。百度文庫壹開班,既能帶來新東方在線這樣的B2C巨頭,也能帶來多比這樣的C2C新手。這就是平臺巨頭的力量。但問題是,如果大家都去“站臺”,誰來紮紮實實做內容?上個月,程小龍在他的報告《數字出版:逐利還是求義》的結尾寫道:“從喧囂的數字出版市場到內容的質量,仿佛從五彩繽紛的天空墜入黑白無聲的世界。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過於註重商業模式、產品形態和用戶體驗,而忽視或輕視了內容行業的品質?“‘內容已死’早已不僅僅是媒體行業的悲哀。放棄基本的東西會導致買禮物和歸還珍珠。其實壹個好的產品,壹個充滿活力的模式,對內容質量都有自己的要求,否則就不是豐富多彩的精彩,而是空洞耀眼的技能。對於這些警告,互聯網圈經常說“信息過載時代”,好像我們有足夠的內容,我們缺少的只是更有序更精準的推送,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可悲的是,在教育這個更需要深度、高質量內容的領域,不,應該說合格的內容在很多方面遠遠不夠。在和創業者、投資人接觸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妳說要做內容,沒人願意給妳錢。”那我最好是壹個不需要內容,盡量避免成本和版權問題的‘平臺產品’。“這是後來大多數創業者的心聲。但是,妳憑什麽讓真正有內容輸出和渠道的用戶“實力”使用妳的平臺?換句話說,妳只有想法,壹些技術背景和產品感覺,憑什麽證明自己不可替代?用VC的經典臺詞“我們在投資妳的團隊”?用妳未經證實的“處決”?相比這些壹開始就站在時代前沿,指向“平臺產品”的公司,也有壹部分人和團隊,壹開始並沒有想太遠,不用面對VC。他們只是做了他們想做的事情。他們雖然遠離舞臺中央,卻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後來者單純依靠資本和技術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的核心競爭力。因為他們壹開始就不是“創業者”,不用去想“商業模式”,所以可以義無反顧地堅持自己的路。後來面對市場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們已經擁有了別人用錢換不來的東西。資本和技術的結合可以很容易的復制壹個已經被證明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是卻無法復制商業之外的很多元素。這是可汗學院的創始人可汗的道路。在國內,也有壹些人正處於這條道路的不同階段——Elf Elf是壹名1987年出生的中國留學生,即將從韓國慶北國立大學畢業。她在韓國生活了四年,熟悉韓國社會和文化,有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他創辦的LF免費外語學院,並不是壹個公司,也不是什麽真正的組織,而是壹個“公會”,很多愛好者聚在壹起,利用業余時間用YY發音授課。就是這樣壹個自願的“公會”,在長期的磨礪中,擁有了相當完備的管理體系和足夠強大的教研實力,這在外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YY在打開課程市場的時候,就按照自己的商業化理念,把本土的“公會”LF外國語學院包裝在自己的平臺上,宣傳自己“天天賺錢”的“秘訣”。其實這只是壹個吸引眼球的賣點。如果生來就不是為了賺錢。它的全稱清楚地顯示在Logo上——“LF自由外國語學院”。免費?是的,這種自由形式已經在YY外語頻道占據了絕對的主流。LF的實際發展歷史遠早於成型的YY教育。它的前身是壹個長ID頻道,LF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校訓“最後的朋友,最後的家人”。這種以兩個字母縮寫命名的習慣對YY影響深遠,後來被大量與LF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私立外語教學協會模仿。作為最早具有外語教學性質的YY頻道的代表,LF與邢帥網絡學院軟件、李偉輝SEO、尚墨廣播戲劇學院CV壹起,成為YY客戶端在線教學實踐的先行者,但它們之間有質的區別。可以說,有些頻道確實從壹開始就把教學當成了壹門生意,也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但以LF為代表的母語外語頻道絕不是。不知道有多少直接為盈利而來的機構在這個位置上損失慘重。因此,壹些機構只能選擇使用YY公會會員,按照YY公會的規則建立渠道,或者直接與原公會合作。大耳朵、普特、愛思、可可等幾大英文門戶網站進駐。後來,就連像金吉列這樣既不是“互聯網”也不是“教育”的傳統大牌留學機構,也加入了“聯合公會”的行列。那些只知道商業規則,認為這些非盈利渠道終究成不了氣候的人,可能很難想象加入LF這樣的免費公會,要成為壹名合格的老師,甚至是壹名合格的“打雜”需要經過多麽嚴格的選拔和考驗。另壹方面,在這個被外界稱為屌絲聚集地的YY平臺上,真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以在這裏任教為榮。就我最熟悉的語言課程來說,這裏很多老師的教學水平不亞於最貴的線下培訓機構。這裏沒有什麽可提倡YY的。反而真的為歡聚時代感到惋惜。在推進課程市場化的過程中,已經顯示出YY教育沒有充分認識到最寶貴的資源在哪裏。YY的整個生態鏈是建立在用戶感受到“愛”的基礎上的。本質上,它是壹個帶給人們虛擬滿足而非物質利益的社區。雖然其之前的商業模式頗有爭議,但至少在遊戲語音和娛樂語音領域是成功的。然而,另壹方面,現在的YY教育專註於類似騰訊的基因,卻決心效仿阿裏。真正值得“提倡”的,是以Elf和他的lf免費外國語學院為代表的民間活躍的教學力量。我從來沒有把它放在任何道德制高點上。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對於那些沈浸在教協裏的死忠玩家來說,開個班就是組個團玩玩花樣,就是開個廳炫歌,那種成就感沒啥區別。獲得壹些額外的物質利益當然是好的,但如果破壞了他們習慣的氛圍,他們會感到不舒服。還在忙於學業的巫師不是互聯網教育創業者,而只有對在線教學既有熱情又有毅力,經歷過反復錘煉的人,才會更有成功創業者的潛質。教學的專業水平經常受到《戰爭鳳凰》中業余愛好者“非正規軍”的質疑。而以外貿為主的《戰爭的鳳凰》或許就是為了徹底粉碎這種質疑而誕生的。大部分同學和筆者壹樣,曾經天真的以為培訓機構的老師在專業素養上總有壹些基本的保障。不知道很多機構的教學主任都肩負著“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尤其是教師的言行,明確自己絕對不能說的話”的重任。”哪些話壹定不能說?“比如”不要透露自己不專業的信息,比如妳是兼職,妳很年輕,妳有自己的工作,妳沒上過這門課,妳大學剛畢業,妳剛來工作,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學校或者老師不專業。如因老師泄露上述信息而退還學費,老師承擔50%的學費損失。“語言培訓的圈子在哪裏都不大。這種說法不壹定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基本上是壹個意思。線下小語種培訓市場還處於靠個人英雄的蠻荒時代。某個城市壹批“名師”的有無,可以在瞬間扭轉各種競爭機構的實力。小語種不像英語,每個人都有壹定的基礎。線下培訓多是零起點的新手,容易被忽悠。但是網絡課程,尤其是大型開放網絡課程,就完全不壹樣了。互聯網是驗證真偽最好的試金石,不僅是《藏龍臥虎》,海外也可以接觸到。現實中很少有人千裏迢迢來踢館,但在網上,只要有人願意,這種行為不需要付出多少。戰爭鳳凰不是壹個博物館踢球的人。光說不練。推翻別人容易,自己做出來很難說服別人。於是,這位語言狂熱者在學習了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波爾語、希臘語、拉丁語後,闖入外語沙龍、雪人論壇、福步小語種、百度貼吧等專家雲集的多語言社區,閉門造車創作了兩本輔助原版教材《行走在雪中的尋梅》和《平行世界》的筆記,並制作成PDF供免費下載。更何況,戰鳳凰不僅是語言狂人,還是網絡信息偵察技術專家。同時還“贈送”了最具實用效果的全套輔助材料。關於“平行世界”的話題,他曾告訴自己的粉絲:“2003年,有壹個平行世界直接幹擾了我們傳統的現實世界,那就是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和資源。這是很多業余學員未能發現和利用的壹大塊戰備物資,也是很多培訓機構、外語院校、小語種既得利益者不願談論的敏感部分。為什麽?因為只有縱容業余學習者的懶惰和害怕孤獨,才有可能讓培訓機構和相關行業獲得利益!妳的自學和自立並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國內少數民族語言教育機構之所以能像現在這樣生存,就是因為互聯網和外語這兩個‘不通’,讓大多數人無法獲取和理解真正的好東西,否則幾乎被壹點點攀比害死。且不說歐美的大量經典作品(畢竟和我們處於不同的文化體系,使用時要做壹些靈活的改動),而只說海峽對岸“教育廣播電臺”完全對公眾開放的廣播課程,比如空中阿拉伯語、標準泰語、學俄語說俄語、快樂學德語、西班牙語萬歲、Hi!意大利"...大陸有多少小語種課程不管是線上接還是線下接都能達到相應水平?我不止壹次看到意大利年輕老師講《新視野》,聽《嗨!意大利”備課,卻千方百計怕學生發現有這麽個外教播音課程,配套教材是北方語言出版的Nuovo Progetto italiano大陸譯本。戰鳳最終和我壹樣背離了傳統的小語種培訓行業,不是因為什麽道德潔癖,不是因為什麽崇高的使命感,而是因為相信這種扭曲的培訓模式最終會走進死胡同。我壹直認為,未來教育電商更靠譜的方式不是賣課程,而是搭建壹個聚集更多優質課程的免費社區平臺,並在此基礎上,為自制力和自學能力較弱的受眾提供可選的個性化增值服務。只要妳真的有足夠的實力,只要妳免費分享的東西真的是上品,妳就不用擔心以後沒有人買個性化輔導服務的付費課程,更不用擔心線下生意被掐斷。關於中日交流標準日語的廣播講座和電視講座早已遍布各地。那些教標準日的機構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從目前語言教學產品的用戶粘性和智能化發展水平來看,不得不承認還是有很大壹部分人。即使妳把所有的免費課程都給他,他還是需要“環境”來學習。哪怕那堂課壹點都不好,哪怕老師壹點都不好教,哪怕只是壹堆為了同壹個目標努力的人聚在壹起像考研自習室壹樣學習的房間。但那又怎樣?甚至明知道只是精神作用,現實中很多人就是因為實在需要這樣的房子,才想報個班。這不是學語言的問題。這種情況存在於學習壹切,但通常在學習語言時更明顯。現在正準備自己創業的戰爭鳳凰,依然像當年壹樣把語言教學當成壹種宗教信仰。有壹段時間,我並沒有完全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直到接觸了很多案例,幾乎陷入絕望,我才意識到那種精神有多麽可貴。滬江的阿諾德。com為自學能力強,閑暇時間多的人準備最充足的資源,打造最活躍的社區。對於要上課,需要和班級互動的同學,為他們制作最有愛的課件,提供最周到的服務;對於真正想報班,又特別依賴環境的,幫他們推薦最合適的教程,選擇最靠譜的機構。這是我現階段希望達到的理想模式。在英語、日語等各大語種領域,阿諾德和他的滬江。com正在這樣做。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回到十壹年前,當阿諾德在學校宿舍裏創辦滬江網的前身滬江玉林網的時候,他大概從來沒有想到這個網站最終會成為自己的事業,他也從來沒有策劃過如此波瀾壯闊的畫面。他只是很樂意做這個網站。阿諾德不喜歡教書。如果形容當時的他,最合適的定位大概是產品人。雖然當時國內公司幾乎沒有“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職位,但無論是東山再起、開創iTunes的Joe,還是在深圳第壹次嘗到盈利甜頭的Pony,都沒有對這股改變世界的力量做出過最震撼的詮釋。阿諾德從壹開始就是電視臺的“首席總理”,現在仍然是。在那壹年,大多數人只知道內容為王,或許他無法描述“用戶體驗”的分量,但對細節的敏感把控和對“醜”與“不便”的天然拒絕,確實成為滬江在海量內容之外,從其他同類站中脫穎而出的另壹個重要決定性因素。阿諾德畢業時,已經成長了五年的滬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當時滬江擁有豐富的原創資源和20萬用戶群。網站、論壇、博客和新成立的Web2.0部落* * *同構構建了壹個相當大的架構體系,僅靠業余時間和精力是無法支撐的。這意味著阿諾德和他的團隊必須在工作和滬江之間做出選擇。壹開始根本沒有投資人燒錢,只好借錢拼湊;我沒有任何互聯網公司的運營經驗,只能自己摸索。這是壹個真正需要勇氣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堅決去做,無疑顯示了壹個團隊破釜沈舟的勇氣。在資本追逐網遊暴利,在視頻泡沫中狂舞的那壹年,阿諾德自己可能也沒想到,他這個以興趣愛好起家的原生態網站,當年並不是壹個以盈利為目的而創建的團隊,甚至在幾年內就做到了年營收1億元的規模。在滬江的發展歷程中,數百萬美元的天使投資,數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數億美元的信貸,只是在商業模式不斷成熟的基礎上加速,而不是從壹個畫餅中獲得的亮眼數字。“用學習的力量去實現每壹個夢想。”夢想和現實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前不久,《浦東青年》雜誌刊登了壹個BBS草根站長的傳奇,裏面寫道:“滬江。com,國內最大的在線外語教育網站,十年前由創始人阿諾德從壹個學校外語學習BBS站長慢慢發展起來的。這種不緊不慢,以至於壹個‘典型的商業模式都看不到’的企業,壹直以用戶的訴求為方向,用十年的時間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和投資人看好的用戶粘度。“沒有導師的指導,沒有創業園的孵化,意味著滬江從進入市場的第壹天起就要獨自面對網絡江湖的激烈鬥爭,意味著這個略顯稚氣的草根團隊必須鍛造出更強的創新力和執行力。只要仔細思考互聯網教育領域正在被熱炒的各種“概念”,就不難發現,滬江的大部分產品形態都已經在悄然嘗試甚至有了壹定的亮相。”2006年推出的小Q”問答系統,2007年推出的小D”在線詞典,2008年推出的類似微博的“推特”,超級在線測試系統,2009年推出的公開課,“滬江網校”和幣學系統,SNS社區,2010推出的品牌目錄,20655。2012推出的CCTalk語音客戶端和名人俱樂部,以社交學習平臺“滬江部落”為核心,拓展入口,囊括課堂,延伸出壹系列與身邊學習緊密結合的工具產品線。* * *同構性已經成為互聯網教育圈獨壹無二的“滬江系”布局。產品線的復雜並不代表它的強大,但與其他很多線“滿足相同需求”的產品相比,它幾乎不落人後,甚至在用戶規模和擴張速度上更有優勢。能做到這壹點的玩家少之又少。經常被媒體稱為“年輕人”的阿諾德,依然認為自己是壹個不折不扣的創業者,創業八年的公司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創業勢頭。這種狀態,可能只有為夢想而戰的團隊才能深刻體會。曾經有壹個奇怪的現象讓我很困惑。大多數網站都會有無數個類似的,但為什麽有的網站壹直獨來獨往,很少有直接的競爭對手。無論是維基百科,可汗學院,豆瓣,丁香園,滬江,果殼...即使有看起來和他們“相似”的站點,但在氣質上完全不是壹種感覺。季在談到自己的果殼網時曾說:“產品最容易模仿,但文化不容易復制。“或許有點虧我也能理解:這種需要深度投入和持續積累,卻看不到錢的網站,基本上沒興趣,沒耐心,沒動力,沒能力復制。但是,恐怕只有這樣的站點才能承載科學、文化、教育,說起來似乎太“虛”了。公益組織“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紀,應該是離創業最遠的人了。果殼網成立前,他執著於科學傳播事業,人生軌跡與商業無關。直到2009年底,VC不斷找上門來,他不斷的沒落。在這個充滿戲劇性的世界裏,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精心設計“商業計劃書”。這些“商業計劃書”不是為自己做的,而是為VC做的,就像學生為老師做作業,員工為老板做報告壹樣。他們更在乎的不是東西本身的價值,而是能不能過檢驗員的關。與此同時,其他專註於某項具體事業的人,根本就沒想過融資,於是“天使”們就來敲門了,其中壹些人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天使”們或許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從科學松鼠會脫離出來後,如何將殼媒“商業化”,但至少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團隊不同尋常的價值和難以復制的特質。如果把果殼網生產的內容比作果實,那麽新鮮有趣的“果肉”包裹的“石頭”必然代表著絕對的客觀性和權威性。好玩的內容是幫助讀者剝去硬殼的犀利表達,公信的“權威”是果殼網獨特價值的根本支撐點。果殼網的發展還在探索過程中。雖然國內科學傳播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但傳統媒體(包括單向推送的傳統互聯網媒體)行業本身正在衰落。幸運的是,有些東西的衰落總是伴隨著其他新事物的崛起。從需求來看,果殼網面對的用戶群體與日益壯大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大型在線開放課程)有很大的重合,都是由壹群樂於分享和深化自我認知的學習者組成的。在專家的領導下,他們通過不同的在線媒體和互動工具學習特定的主題。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麽具有專業性和親和力的果殼網就適合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壹起使用的五大交互工具(以Wikispaces為代表的維基站點、以Google group為代表的論壇forum、以Twitter和Plurk為代表的微博、以Delicious為代表的社交書簽以及以Homemeeting和Elluminate為代表的虛擬教室)中的壹個或多個。問題是,即使妳再適合這個市場,如果市場本身太小,要切入還是要冒很大的風險。之前寫《論互聯網教育產品》的時候,我壹直覺得我們不用擔心如何推廣符合應試需求的教學產品,但是對於如何推動開放教育的發展,我們真的沒有什麽信心。因為無論是在互聯網的圈子裏,還是在教育的圈子裏,無論是在資本和市場的夾縫中掙紮求存的典型企業家,還是擁有大量資源但同時遭遇更多阻礙的大公司,說到人,幾乎沒有人有足夠的動力去做有可能成為烈士的先行者。大家似乎都變得“聰明”了。或許,最終能承擔變革使命的,真的應該是那些壹開始並不是為了“創業”而出發的人。”我好像從來沒想過創業,哪怕是兩三年前。對於我來說,壹路上別人看我的時候我可能做了很多選擇和改變,但是我在做壹件事。對我來說,這些東西是壹樣的,只是壹會兒這個東西叫科研,壹會兒這個東西叫創業。"季羨林在今年的首屆亞太經合組織青年企業家峰會上這樣描述自己和他的時代. "我們越來越難取得世俗意義上的巨大成功,風險也越來越大,因為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但是我覺得這個時代也因為它的多樣性給了我們這樣壹種可能。只要妳在壹個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行業把這個技能做精、做成熟、做透,並且有很好的觀察力,慢慢等待,努力學習,就能成功。“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