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農業汙染防治措施

農業汙染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就是利用農業生產中的各種技術環節進行適當的改進,創造有利於南瓜和西葫蘆生長發育,不利於病蟲害發生和危害的條件,從而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或減輕其危害,是無公害生產和高產的根本措施。農業防治最能體現“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是綜合防治的基礎。其常見措施包括:

(1)選擇抗蟲品種,提高種子質量。不同品種的南瓜和西葫蘆對同壹種病蟲害有不同的抵抗力。通過選擇抗蟲品種來控制病蟲害,本質上是利用自身的遺傳免疫或抗性來控制病蟲害,所以具有根治作用,對控制病蟲害和生產無公害蔬菜產品有明顯的作用。在生產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規律和主要病害類型,選擇適合當地種植、抗病性強的良種,最好選擇高抗、多抗的優良品種,對防治病蟲害、生產無公害蔬菜產品效果明顯。目前,各種主要蔬菜已基本培育出抗壹種或幾種病害的品種,在生產上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由於種子是病害的重要傳播途徑,使用無病種子或無病毒無性繁殖材料自然會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必須提高種子質量,使用無病苗,建立無病種子場。對無病田要給予最好的栽培管理,徹底做好病蟲害防治。

(2)合理安排播期和輪作①合理安排播期,避開病蟲害高峰期。通過提前或推遲播期,使生育期錯開病蟲害高峰期,同時註意避開易發生病蟲害的氣候條件,避免或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2)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輪作和間作。耕作制度是作物種植制度和相應的土地利用與耕作制度的綜合技術體系。具體內容包括:合理配置作物品種,因地制宜確定輪作、間作、套種和復種制度,既能提高當地資源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作物多樣性,又有利於優勢互補,減少自然災害對作物生長的影響;控制化學物質的用量,減少汙染;處理好土地利用與土地耕作的關系,可以全面改善農田的養分循環和耕層結構,減少和避免土地退化的過程;合理調整和保護現有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生產力,實現作物可持續生產。

輪作是南瓜和西葫蘆無公害生產的有力措施,特別是對土傳病害和單營養或寡營養害蟲。對於病原菌來說,每種病原菌都有壹定的寄主範圍,合理的輪作和換茬可以使病原菌失去寄主,減少數量,直至被消滅。此外,作物輪作和殘茬輪作還可以調節土壤肥力,改變根群中的微生物種群。因此,合理的輪作和殘茬輪作可以使植物健康生長,發揮其對病蟲害的抵抗力。

(3)翻耕土壤,合理耕作,消滅害蟲和病原體。耕作可以直接消除或減少土傳害蟲和土傳病害的病原體。深耕可將表層土壤中殘留的病體、菌核和蟲蛹埋入深層土壤,促進病體分解腐爛,加速潛伏在病體內的越冬病菌死亡,防止菌核發芽出土,防止蟲蛹浮出土壤。同時,翻耕土壤還可以將土壤中的許多害蟲和病原體轉移到地表,使其暴露在不利的氣候條件和天敵面前。

(3)科學栽培管理①推廣平衡施肥技術,科學合理灌溉排水。平衡施肥技術詳見施肥。水對於各種蔬菜作物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排灌的目的就是維持菜地良好的土壤水分狀態。土壤缺水,容易使土壤中的鹽分增加,礦質元素的流動性降低,使蔬菜缺水的同時也缺元素。而雨後過度灌溉或排水不暢,不僅會直接影響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蟲的活動和擴散,還會影響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加菜地小氣候的濕度,誘發和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改變漫灌的灌溉方式,推廣滴灌、膜下暗灌、滲灌等澆灌技術也是壹項重要措施。

②合理密植和植物調控。合理的密度是高產的保證,必須有合理的種植密度,才能實現個體發展和群體生長的兼顧。密度太薄,產量無法保證;密度過高,植株會白白生長,枝葉會變得細嫩,有利於病原菌的入侵和害蟲的危害。同時,密度過高,植株間通風透光差,濕度增加,可誘發和加重壹些病害的發生發展。

要及時掛藤,去除老葉。如果不及時對藤蔓進行捆綁和架設,樹葉會相互遮蔭,增加株間濕度,誘發病蟲害的發生。

③中耕除草,清理田地。中耕可以改變田間小氣候,改善植物生長環境,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還具有直接消滅部分病蟲害的作用。中耕也是除草的重要手段。中耕消滅了田裏的雜草,也消滅了很多在雜草上越冬的病蟲害。

當田間出現中央病株和病葉時,應立即拔除或去除,防止其他健康植株被感染,這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更為重要。還可以對中央病株及其周圍植物噴灑藥物進行阻斷和控制病害,避免整個棚內使用藥物,避免空氣濕度過大,為病蟲害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

④適時采收,合理貯運。南瓜、西葫蘆果實長大後要及時采收。這個時候的果形、色、味都不錯。果實采收過晚、過熟,抗病能力迅速下降,容易感染軟腐病菌而腐爛。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註意避免磕碰和擠壓傷,並應存放在低溫、通風、幹燥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