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中江經濟發展

中江經濟發展

2009年,面對災後重建的繁重任務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全縣人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強縣、農業強縣、工業興縣、對外開放”的總體定位和“壹個中心、兩軸”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省裏批復我縣災後重建項目1329個,總投資1796億元。按照災後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堅持民生優先、發展第壹的原則,精心組織,全力推進。

完善機制,有序重建。完善組織領導、項目管理、監督督導機制,明確任務,細化措施,強化考核。通過建立“三本兩圖兩表”的管理模式,實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

統籌規劃,科學重建。編制了1.3萬多個基礎項目,建立了覆蓋全縣的項目庫。修訂縣城總體規劃,編制鄉鎮建設規劃,以科學規劃引領災後重建。改造工程實行統分結合,分級負責,試點示範,分步推進。註重項目統籌和資源整合,提高項目和資金效率。

主動服務,高效重建。狠抓建材保障、市場監管,加強規劃、選址和技術服務,創造城鄉住房重建幹部對口聯系、電子臺賬管理的“中江經驗”。在重建項目推進上,優化審批程序,縮短辦理時間,加強環節管理,主動服務,加快了災後重建步伐。

嚴格監管,陽光重建。制定並嚴格執行重建項目成本控制、資金管理、工程變更、競爭性談判、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等十余項管理制度,監察、財政、審計部門全程監督,做到“速度不跑偏”。

截至2009年底,已開工重建項目1207個,開工率90.8%,其中竣工899個,竣工率67.6%。城鄉住房重建卓有成效,農村住房重建完成42044戶,完成率99.9%;完成1294戶城鎮住房重建,完成率88%。公共服務設施重建紮實推進,256個教育項目中254個開工,其中182個竣工;53個保健項目中的49個已經啟動,其中46個已經完成;文化、廣電、政法、基層政權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深入實施工業重建,119工業災後重建項目全部開工,其中竣工90個。基礎設施重建進展順利。完成了S106線中江縣至雙龍段、回龍至樂至界、S101線金堂中江界至中江界改造工程等壹批交通改造工程。農業、水利、農機等災後重建項目紮實推進。防災減災能力、生態恢復重建取得階段性成效。樂山市對口援建慶忌鎮慶忌鎮中學、樂山大道等援建項目已全部竣工。2009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55.5億元,增長141%。三次產業增加值將分別為45.2億元、58.5億元、4654.38+08億元,分別增長4.5%、23.5%和6555億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365,438+0.65,438+0: 40.2: 28.7。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增長212.5%;農民人均純收入4937元,增加4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7元,增長14.4%。提前壹年完成“十壹五”經濟指標。

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提高效率。優化產業區域和產業布局,打造載體,強化服務,努力加快重點優勢產業發展。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1.8億元,增長22.1%。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8.3%。

重點行業和企業快速發展。食品醫藥、輕工、紡織、電子機械預計實現總產值56.9億元,增長36.1%;主營業務收入55.8億元,增長35.8%。20家市縣重點優勢企業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3.2億元,增長30.3%;主營業務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365,438+0%。新增銷售收入超3億元企業2家,銷售收入超2億元企業4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5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20家。恒達照明公司“明升”牌被評為四川省著名商標,“明升”牌燈桿、“熊健豐田”牌面粉、“凱豐”牌稻種被評為四川省第九屆名牌產品。

工業園區建設紮實推進。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爭創省級開發區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09年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鄉鎮特色產業社區規模以上企業107家,占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71.3%;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6.2億元,占全縣的76.5%,增長54.7%。縣域產業集群規模以上企業54家,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9.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3%和45.3%。

企業技術進步成效顯著。積極實施技術創新項目,全縣20個技術創新項目完成投資2億元。狠抓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馮春醫藥、熊健工業創建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恒大照明、惠今紡織等4家企業創建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規模以上企業集團發展壯大。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50家,比2008年末增加18家。預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增加值28654.38億元,增長33%,增速居全市前列;主營業務收入84.5億元,增長42.5%。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深入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6億元,增長4.6%。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全年糧食總產量83.3萬噸,增長65438±0.3%,再創歷史新高,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總產油量為71,000噸。建成7個生豬養殖小區、5個生豬養殖村,預計全年生豬出欄1.644萬頭,增長2.8%;肉牛出欄8.2萬頭,增長5.6%;小型家畜31483000頭,增長6.6%。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食用菌3.2億袋(平方英尺)、中藥材6.8萬畝,獲得“四川省優勢特色農業丹參基地”稱號,優質蠶桑、蔬菜、經濟林木等產業穩步發展。全縣轉移勞動力46.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8.5億元。農民專業組織發展壯大,新建農民專業組織20個。

農業生產條件進壹步改善。投資2.8億元在都江堰灌區實施節水改造、灌溉站建設、標準糧田建設、新村扶貧等12669個項目。新建機耕道45公裏,補貼購置各類農業機械5489臺套,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25%。成功創建“四川省綠化模範縣”。

農村改革正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小規模集中試點取得成功。

惠農政策全面落實。* * *中央惠農補貼654.38+0.4億元,增長654.38+04.1%。

第三產業充滿活力。商貿流通、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充滿活力,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提高。建成三星級酒店1家,電影院1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新建農村商貿服務中心2個、農家店242家;“家電下鄉”廣泛開展,全年銷售家電60925臺(部);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試點建設全面完成。旅遊、中介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社會消費全面上升,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5億元,增長19.2%。

金融運行勢頭良好。積極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努力為災後重建和應對金融危機提供支持。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543.8+057億元,比年初增長28.6%;各項貸款余額43.3億元,比年初增長34.5%。

對外貿易取得新突破。外貿出口高速增長,出口創匯1760萬美元。

資金實力不斷增強。大力培育稅源,加強稅收征管,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結構優化。全年財政總收入5.6億元,增長27.8%。財政總支出50.6億元,增長38.4%。加強債務管理,化解政府債務4721萬元。全面實行國有資產集中統壹管理。規範公務員補貼,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升級的有利時機,用好災後重建和擴大內需政策,創新機制,提升服務。* * *引進項目126個,到位資金1.3.5億元,增長15.4%。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切實抓好新農村建設,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從而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壹體化進程。

市區呈現出新的面貌。按照30萬人口、壹平方公裏的中等城市目標,高起點、高標準修訂了《縣城總規》。投資2億元,完成東壹環、西二環壹期、北塔南北幹道、武城幹道人行道改造、東壹環小河大橋、城市道路改造等重點工程。汙水處理廠、小東街安置房、西二環二期、銅山大橋等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凱北、凱西居住區建設成片推進,南塔公園、玄武公園等公共休閑場所投入使用,城市景觀亮點紛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和聚集能力全面提升。

加快重點鄉鎮發展。通過政策和項目支持,倉山、慶忌、黃璐三個市級區域中心鎮發展紮實推進,城市發展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擴權鎮因地制宜加快發展,進壹步增強了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新農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省級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南華鎮湧泉村、通濟鎮朱村河建設項目全面竣工,7個市縣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順利推進。蒼山鎮湘潭村等21個村成功申報新農村建設省級示範片項目。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建成桐鄉水泥路105.2公裏、通村公路257公裏,農村交通條件不斷改善。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壹步推進。大力開展“七進”活動,切實解決“五亂”問題,狠抓村容村貌、交通線路、重點部位集中整治,完善“五大設施”,創建示範鎮、街道、村社、院落,城鄉環境明顯改善。積極探索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新模式,努力構建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

四是和諧中江建設成效顯著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和繼光精神。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重點,廣泛開展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諧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建設取得新進展。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工程、國家糧食高產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項目順利實施。努力提高教育質量。2009年,高考本科人數突破2000人,中江中學成為全市唯壹壹所高考本科人數超過1000人的中學。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中江職業中專綜合辦學實力躍居全省第三位;進壹步鞏固“兩個基本成果”,重視學前教育,規範民辦教育,協調各類教育發展。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壹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有效應對甲型流感(H1N1)疫情。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成功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傳統體育項目在競賽中獲獎無數。廣播劇《守望愛情》獲四川省第十壹屆“五個壹工程”獎,紀錄片《家》獲第十屆四川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短片獎。廣播電視覆蓋率和覆蓋質量進壹步提高。殘疾人工作取得新成績。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外業工作。中江縣誌(1986—2006)更新工作進展順利。

“八大民生工程”成功實施。“八大民生工程”* * *投入81萬元。城鎮新增就業2389人,下崗失業農民再就業603人,在職培訓15000人。幫助扶持1845名農村貧困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開展了3316次城鄉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解決了6.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向12.10000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資助8410名貧困家庭高中生。城市低保累計月人均補助146元,農村低保累計月人均補助59元;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4159人,集中供養率42%。城鎮居民醫保覆蓋7萬人;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有1133000人,參合率為89.5%。完成220個減災安居工程和700套農村貧困人口廉租房建設,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1006戶。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平方公裏,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紮實推進。

“為民十件實事”全面完成。“為民辦十件實事”* *投入654.38+0.36億元。完成中光路連接線改造,改造小街小巷6.5公裏,安裝路燈150盞,鋪設改造人行道5.8萬平方米,新增城市綠化面積3000平方米。建成20個鄉鎮垃圾填埋場,倉山水廠和黃璐水廠改擴建工程基本完成。資助55328名貧困人口、重度殘疾人和農村五保戶參加新農合,組織52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向殘疾人贈送輪椅80輛。新建的校舍面積為25.4萬平方米。南塔和北塔的維修工程已全部完成。婦幼保健院遷建和倉山中心衛生院改擴建進展順利。天網工程完成二期建設,新建派出所23個。26個村的扶貧項目已全面完成。

人口和計劃生育、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土資源管理取得新成績。全面落實各項計劃生育政策,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438±0.5‰。完成第壹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和中江生態縣建設規劃編制,環保節能減排紮實推進。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積極推進搬遷和地質災害防治,順利實施“金土地”工程和第二次土地調查。

社會保障不斷加強。社會保險深入擴面,參加社會保險29.3萬人,新增5.2萬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序推進。

維穩安全工作深入紮實。加強維穩基礎工作,深化“平安河”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強化社會面管控,社會治安形勢穩定。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接訪、走訪和化解積案涉法活動,認真落實立案領導責任制,依法及時處理涉穩涉災信訪等突出問題。全面落實移民後期幫扶政策,做好庫區穩定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演練和宣傳教育,提高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