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東北二人轉文化概論

東北二人轉文化概論

二重奏簡介

東北二人轉,又名“蹦蹦”,是壹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在東北地區深受人們喜愛,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喜愛。其歌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起初,二重唱是由白天跳秧歌,晚上唱東北民間小調(俗稱“小秧歌”)的藝人表演的。後來,隨著關內居民的增多和長期的異地文化交流,二人轉的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在原有東北秧歌和東北民間的基礎上,逐漸由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戲、民間段子等演變而來。所以表演形式和唱腔都非常豐富。民間流傳著“寧舍壹飯,不傳壹飯”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群眾中的深刻影響。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

【編輯此段】二重唱的歷史。

二人轉起源並盛行於東北三省,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社會動蕩和戰亂,文獻記載大多不全,只是長期在民間流傳,具體情況無從考證。

據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在吉林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扶塞吉)廟會上,有壹場跳的表演。早期的二重唱,沒有女演員,所有的女角色都是男扮女裝。

隨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轉在發展中壹度形成了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大流派。其中,東路以吉林市為中心,表演帶有武術元素的彩棍;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中心,講究板頭唱戲;南路以遼寧營口為中心,歌舞兼備;以黑龍江北大荒為中心的北路,追求優美動人的歌聲。所以,歷史上就有了兩人轉“南舞北唱,西談班頭,東玩棍”的民間諺語。後來各種表演互相借鑒,互相融合,表演的重點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確。

建國後,流傳著“二人轉”的名稱。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和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了地方戲隊(表演二人轉)。1955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重唱的表演基本結束了男扮女裝的歷史。從此,男女開始用不同的聲音演唱,強調科學的發聲方法。20世紀60年代,“二人轉”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加強了編舞,開發了新的二人轉曲目,豐富了音樂伴奏,改進了服裝,豐富了舞蹈藝術,演員所持道具的種類也有了發展和變化。在內容上對經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淘汰“紙級、庸俗、醜陋的表演”;發揚“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演唱要克服“單調、貧乏傾向”;在表演中要求“唱得好、跳得美、滑稽、演得逼真、細膩”,受到伊斯蘭教五大支柱的贊賞。

改革開放後,“二人轉”的曲調不斷更新,以揚琴、琵琶為伴奏樂器,武術場上的鼓、鑼、鈸也有使用。演員手持道具,加花傘、絲巾、長帛。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飾也做了相應的改進。舞臺表演利用燈光色彩的變化來烘托戲劇情境,綜合藝術品質不斷提升。這裏有很多精彩的曲目,比如馬前灑水,回杯,的離別,的賠罪,西廂記聽秦,雙賽,馮逵賣妻,水滿藍橋。這些作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並長期上演。

進入新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二人轉演員趙本山決心將二人轉這壹東北地區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地方劇種發揚光大,再創輝煌。2001年,由趙本山發起並組織的“趙本山杯”二重唱大獎賽,為二重唱在新世紀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趙本山在本次大獎賽中還收了五位優秀的二人轉演員做徒弟,分別是、王小寶、王曉理、張、,他們都出演了趙本山執導並演出的18集農村輕喜劇《劉老根》。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出現了全國範圍的“東北二人轉熱”。二人轉演員在劇中的精彩表演也讓全國人民對二人轉這壹民間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在這些優秀二人轉演員的努力下,會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出現,將二人轉的東北藝術推向全國,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二人轉。

【編輯本段】二重唱的特點。

二人轉的表演形式有多種,如“唱教練鋪”、“唱秧歌會”、“唱茶社”、“唱戰車場”,其中最常見的表演方式是“唱戰車場”。每年秋後三季都有“唱屯昌”,通常按以下順序表演:

“打通”:指秧歌鑼鼓的頭鼓、二鼓、三鼓,以吸引觀眾。

“三舞”:小醜上臺喊“要賣就把頭伸出來,船夫劃水過去”,以此吸引丹丹上場,兩人跳“三舞”。

《喊詩》:“三舞”之後,丹丹走下舞臺,小醜“開始欺負”,然後“喊詩”。“詩頭”類似於中國傳統戲曲中的“自宣”或“定場詩”,大部分“詩頭”與正劇無關,只是為了息事寧人。

“說話”:丹丹上臺,和小醜說話。“說口”可分為零口、定口、定口。“零嘴”是演員看到風景,感受到情緒時編造出來說的口語。《丁口》是與劇情緊密相關的對話,包括對劇情的解說和人物之間的對話;“套話”多為民間故事和與劇情無關的段子。

《唱小帽》:這是課文前唱的壹首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