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守坤,男,漢族,天津市人,出生於1907年9月16日。九三學社成員。1923至1929就讀於北洋大學,1929獲得礦冶系工學學士。1930考入天津公費留學德國。1931 ~ 1936德國留學。1935年獲德國萊斯頓理工大學化學系工程博士。1935-1936在德國沈亞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壹年。目前: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九三學社中央顧問、日本鋼鐵學會名譽會員、中國金屬學會名譽會員。兼職:《中國科技專家》冶金卷(二)編委,《材料研究雜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會刊》、《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會刊》編委顧問。建國前在遼寧海城大石橋滑石礦任助理工程師,北洋大學礦冶系任助教,北洋工學院、西北聯合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康技術學院、貴州A&M學院、重慶大學、北洋大學、湯山交通大學任教授、系主任、教育主任。兼任重慶礦冶研究院鋼鐵研究室主任、代主任,重慶材料試驗所冶金組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兼冶金系教授,天津大學冶金系副教務長、教授,北京鋼鐵學院理化系教務長、教授,圖書管理員、副校長。建國後,歷任北京市政協第壹至第四屆委員,第五至第七屆常委,第六工作小組委員會高教組組長;九三學社第六屆、第七屆中央常委,中央文教委員會主任,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參議會常委;中國冶金學會籌委會秘書長,中國冶金學會第壹至第四屆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工藝物理化學學會第壹、二屆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首任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首任理事;國家科委冶金學科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程學科第壹屆評審組成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冶金編委副主任,《中國科技專家冶金卷(1)》編委,全國冶金術語審定委員會主任;《金屬學報》第壹屆編委會成員,《化學冶金》、《計算機》和《應用化學》編委會顧問,《稀有金屬》(季刊)和《稀有金屬》編委會常務委員。
教書:我教書已經72年了。主要課程有普通冶金學、鋼鐵冶金學、有色金屬冶金學、選礦學、金相學、鋼熱處理、冶煉廠設計、冶金計算、耐火材料、高溫冶金、金相學與實驗、電冶金學等。水質分析、礦物學、巖石學實踐、吹管分析、德語、冶金爐、流體力學、專業煉鋼、活度理論、冶金過程熱力學(鋼鐵脫硫)、冶金過程熱力學等28門課程;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全國第壹批博士生導師,至今已培養20余名碩士生和博士生。
科研:30年代末40年代初,主要從事小型鋼鐵工業的技術改進和國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研究;MgO以四川白雲石為原料,通過CO2選擇性溶解和“處理後靜置”制得含0.5%雜質(CaO和R2O3)的白雲石。用碳還原法制備鉬,純度達到94%。用矽鐵還原鉬酸鈣制備含鉬40%的鉬鐵。50年代引入活度理論,用熱力學對熔煉反應進行深入分析。20世紀60年代,發展了爐渣脫硫的離子理論,提出了計算高爐渣中S2離子活度系數的公式。20世紀70-80年代,我國首次提出固體電解質電池定氧技術,並應用於熱力學參數的測定。同時,研究了我國復雜礦物雜質的熱力學行為和脫除機理,完善了選擇性氧化理論,提出了轉化溫度的概念,以供廣泛應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與王院士等人走遍祖國各地和沿海港口,考察了我國鐵礦石、煤炭資源和鋼鐵工業的發展前景,並作了咨詢報告。此外,還進行了進行曲活躍度交互系數的研究,發現用相同的實驗數據,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不同的數據,引起了國際友人的關註。科研成果“錳基合金熱力學行為及脫磷研究”、“華南鐵礦冶煉除砷基礎理論”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壹等獎;“原礦分離基礎研究——鈮在鐵水和鋼渣中的行為”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原礦分離金屬的基礎研究——元素選擇性氧化及熔融金屬中有害元素去除的熱力學”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科技科學》榮獲賀亮合力科技科技進步獎。此外,他還獲得了北京鋼鐵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地質學會頒發的五十年工作榮譽證書,以及國家教委頒發的金馬獎。建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五項專利,即利用碳酸鈉或碳酸銨從白雲石中提取氧化鎂的新方法、利用靜置後處理從白雲石中除鈣提取鎂的新方法、人工氧化鎂制造鎂磚的配料法和強化粘度的風化法、鋁鐵沈澱生產超純鉬酸銨或鉬酸的新方法、兩步還原提煉純鉬的新方法。出版專著5部,分別是:《平爐煉鐵廠設計》(商務印書館,1954)、《專業化煉鋼-平爐結構與車間布置》(冶金出版社,1958)、《活性在冶金物理化學中的應用》(中國工業出版社,1964)。未發表的稿件有三篇,分別是《冶煉廠設計》(北洋大學講座部,1950)、《鋼鐵冶金原理》(北京鋼鐵學院出版部,1977)、《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導論》(九三學社貴州省委、貴州省科學院、貴州省金屬學會,1984)。發表論文160余篇。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柯俊
柯軍,男,漢族,浙江黃巖人,2007年6月23日出生,1965438。1938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曾就職於原經濟部工礦調整司,負責原材料的驗收、運輸、倉儲等工作。65438-0942年駐印度,在印度塔塔鋼鐵廠實習。1944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1948年獲自然哲學博士學位,從事合金中相變機制的研究,終身被聘為理論金屬系講師。1954起,任教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歷任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主任、物理化學系主任、副院長。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英國沙裏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兼任:日本金屬學會、印度金屬學會名譽會員,中國科技史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教學與研究學會籌委會主任,中國科學金屬研究所名譽研究員,中國金屬學會、有色金屬學會原常務理事,北京科技大學顧問,北京大學古文明研究中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古文明研究中心顧問。1980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是院系常委,現為資深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何李獎。
教學:講授金屬物理學、相變和擴散、金屬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及材料科學和工程方法論。
科研:從1948開始從事合金中相變的研究,首次發現並提出貝氏體剪切機制。在鋼的過熱性能和合金鋼的貝氏體相變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發展成為國際上該現象的主流理論,1956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56年初,在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主持開設金屬(材料)物理專業和金屬(材料)物理化學專業,培養冶金金屬材料研究人才,在國際上享有崇高榮譽;在1958 ~ 1964期間,積極為國家儲備戰略金屬材料,開展了我國急需的新材料的制備技術和質量研究(如鎳鈷節約電熱絲電熱材料、電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鋼中的應用),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平,1964年獲國家新產品技術獎;從1977開始研究微量元素對鋼的組織和性能的影響及機理,從1989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74以來,開辟和探索了冶金(特別是生鐵和生鐵煉鋼)的歷史研究,冶金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物質基礎,對中華民族的團結、生存和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1987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90年代,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的領導下,原國家教委起草了“超級鋼研”攀登B“國家重點科研”論證(現已轉入973項目,擔任專家組顧問);隨後他又把主要精力轉向另壹項具有戰略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與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的科學家、教育家(如張光鬥、張煒、盧永祥、石昌緒院士等)共同探討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調研並起草了由中國科學院技術部送給李嵐清同誌的專題報告。1996年承擔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方案”項目“材料類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同年主持冶金與材料工程拓寬專業試點班,旨在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自學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肖基梅
肖基梅,男,漢族,湖南省鳳凰縣人,出生於1920 65438+2月。材料學家、冶金學家、冶金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交通大學唐山理工學院畢業,2月赴美留學1948。1949 1獲得美國密蘇裏大學冶金工程碩士學位,8月獲得1950冶金博士學位。我在林登伯格鋼鐵熱處理公司實習了壹年半,然後在艾可產品公司和美國克魯斯堡鋼鐵公司做了五年半的研究冶金學家。1957年7月,沖破美國政府的阻礙,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57 10在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任教至今。歷任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長、環境斷裂開放實驗室主任。1978被聘為國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組、腐蝕科學組成員;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改稱院士)。1991年,中國科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歷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壹屆、第二屆副會長,第三屆、第四屆理事。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榮譽會員;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顧問;還在中國軍工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航天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任職。1999-2000年擔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副理事長,為我國博士後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貢獻。1977至1986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冶金教育勞動模範等稱號。1989國務院僑辦授予他全國傑出歸僑稱號,中國科學院授予他榮譽印章,表彰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貢獻;1984和1991年,兩次當選北京市海澱區人民代表,並擔任國際學術期刊《Adta Metallurgica》和《Scripta Metallurgica》中文編輯1980至1995;1999美國腐蝕工程師學會(NACE)授予“高級會員”稱號。1996,國家科委、教委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作者稱號。從1977到1999,* * *獲得部級獎勵27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教學:40多年來,為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和材料物理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熱力學、金屬材料學、腐蝕金屬學、合金相論、金屬物理學、斷裂力學、斷裂化學、金屬的韌性和韌性、合金能源學、材料學等課程。先後應邀在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上作專題報告12次,並應邀到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等國家講學,在國際材料界贏得了較高的學術聲譽。傳播材料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在我國材料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編寫教材,出版專著15部,共計560多萬字。其中《合金能量》和《合金相和相變》分別在1988和1992被國家教委評為國家級優秀教材。《材料的應用與開發》獲1990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並根據書中內容,導演拍攝成20集電視科教片,已在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正式播出兩次。1989年3月,以石昌旭院士為首的評審專家組認為:“這是我國電化教育領域的壹個創舉,為幹部繼續教育做出了貢獻”,“材料科學方法論”獲1995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此外,他主編的《金屬腐蝕手冊》獲得1991華東地區優秀科技圖書壹等獎;《材料的表面與界面》和《中國稀土理論與應用研究》分別獲得1993和1995高等教育領域優秀圖書獎。從1962至今,培養了53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科研:從事金屬材料基礎理論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人們就對Cr-Mn-N奧氏體不銹鋼的相圖、相變和力學性能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節鎳奧氏體不銹鋼基本成分設計和力學性能計算的新方法,並獲得美國專利。回國後繼續研究節鎳不銹鋼和耐熱鋼新鋼種。主要從事合金鋼、晶界吸附、脫溶析出、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開裂和氫致開裂,為中國Cr-Mn-N不銹鋼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1 ~ 1985是國家科委兩個重點基礎研究項目“金屬腐蝕機理研究”和“金屬材料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 ~ 1990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993 ~ 1997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攀登計劃支持的重大項目“材料損傷、斷裂機理與宏微觀力學理論”的聯合負責人。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工程構件的斷裂分析和研究受到高度重視。從1974到1985,先後對我國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力、建築、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業部門的13項目的工程材料和構件進行了斷裂分析和安全評價,並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和改進措施,形成了壹套完整的工程材料和構件斷裂方法。1983獲國防科工委、冶金部攻關優秀獎。1996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壹等獎。首次提出斷裂化學分支學科,成為斷裂力學、斷裂物理學和斷裂後三大理論支柱之壹,為斷裂力學理論和斷裂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停止生活?1985年,北京科技大學失效研究所成立,1986,國家教委下屬“環境斷裂開放實驗室”成立。從1977到1986,以其為首的科研組針對國家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發展前沿科學的需要,系統地研究了金屬材料的應力腐蝕和氫致開裂機理。研究發現,在各種體系中,壓應力都能導致金屬材料的應力腐蝕開裂。同時,找出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結構鋼抗硫化氫應力腐蝕性能的機理。發現扭轉裂紋和缺口試樣都能引起氫致裂紋。證明了氫可以促進塑性軟化,並提出了氫致軟化的機理。通過系統分析金屬材料相圖中的各種變化、形變、相變、化學變化及其對氫致開裂的影響,統壹了各種氫致開裂的機理。被國內外同行譽為“最系統的研究”、“處於世界科學進步的領先地位”。他在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發表了300多篇論文。因為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1987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近20年來,學術界不斷提出新的思想和觀點,發展了新的學科體系,建立了微觀與宏觀相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相結合的“材料科學”和“宏觀材料科學”新的學術體系,在該領域發表了50多篇論文。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清時
高清時,男,漢族,福建廈門人,出生於1934年8月。1957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80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和TUNS大學高級客座教授,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大學和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地面控制中心設計負責人之壹(負責計算機系統設計,後移交軍方)。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兼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兼職首席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客座教授,深圳大學名譽教授。1978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大會先進工作者,1984年被國家科委授予第壹批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教學:指導過70多名博士生和碩士生。
科研:從事大型和巨型計算機體系結構(1958 ~ 1980)、並行算法(1973)、自然語言及其處理(1980)、人類智能及其模擬與應用(1980)。中國第壹臺晶體管計算機(專門為兩彈壹星研制、被譽為“功勛計算機”的109 C計算機)體系結構設計負責人;中國第壹臺超大型矢量計算機新架構原理的提出者和總體設計負責人;中國第壹個管理程序(在109 PC上)總體設計負責人。先後學習指導了博士、碩士兩批學生,創匯300多萬美元。獲國家壹等獎2項(1項為理論提出者和總體設計負責人,1項為系統設計負責人之壹);科學院特等獎壹項(集體);全國科學大會四大成就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計算機應用;2.並行算法和並行處理;3.自然語言及其處理;4.人類智能及其模擬和應用。專著有三部:《向量計算機》(科學出版社,1984)、《計算機系統結構論文選》(新華出版社,1985)、《智能系統基礎與技術》(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在國內外壹流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壹種可變結構總線的常數排序處理器陣列》、《壹種無沖突存取系統的斜排列方法》、《技術分析機器翻譯》、《宏變換原理》、《稀疏矩陣運算的向量計算機》等學術論文70余篇,完成《通用大型晶體管計算機系統設計與邏輯設計》109、《通用大型電子管計算機系統設計與邏輯設計》1165438等重大項目論證報告30余篇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國治
周國治,男,漢族,廣東潮陽人,出生於1937年3月。1960年7月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提前留校理化系。1979去麻省理工學院深造。回國後,1984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得首批“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此後多次出國講學、合作科研,並在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95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第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他是中國金屬學會理事,《國際礦冶雜誌》編委,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安徽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兼職教授。
教學:周國治主要講授物理化學、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冶金熱力學、相圖計算、冶金動力學和統計熱力學。他指導的博士論文獲得了2000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科學研究:周國治的科學研究領域主要是“材料的冶金和物理化學”。其主要貢獻可以概括為:1。多元熔體和合金物理化學性質的計算。導出了壹系列計算各種體系熔體熱力學性質和相圖的公式,總結了壹些新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新壹代解的幾何模型,解決了30多年來世界上幾何模型的固有缺陷,為模型選擇和計算的完全計算機化開辟了道路。最近在這方面又有了進壹步的進展,幾何模型發展為統壹模型,熱力學性質的計算進壹步擴展到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的計算。2.氧離子遷移理論及應用。周國治及其研究團隊系統研究了氧離子的遷移規律,並將這壹理論成果應用於各種工藝過程,提出了“無汙染脫氧”、“無汙染提取”等新的冶金概念和工藝,為描述和模擬各種冶煉過程奠定了基礎。該成果已獲得多項專利。3.微小顆粒下材料的物理化學行為研究。主要研究微小顆粒下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反應機理,已成功應用於納米材料、儲氫材料和賽隆材料。周國治的許多科研成果被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應用於合金、熔鹽、礦渣、半導體材料等體系,處理熱力學和動力學問題。研究成果還被系統地編入多部高校教材和專著,用於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的論文工作。周國治發表了150多篇論文,獲得了兩項中國專利和三項美國專利。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壹等獎、冶金部科技進步壹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南憲
陳南憲,男,漢族,浙江杭州人,1937年6月出生。1962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任教於北京鋼鐵學院,1962至1980任助教、講師;1980-1986,賓夕法尼亞大學、維拉諾互助大學、IBM訪問學者、研究員。1984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工程與科學博士學位,1997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在是博士生導師。2000年5月任清華大學教授、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兼職:國家高技術功能材料專家組組長、《中國物理快報》副總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委,中國和平統壹促進會理事,中國職業教育學會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華僑委員會委員等。獲1981 CDC技術發明獎;1991北京市優秀教師獎;1993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4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高級研究員獎,2001國家863計劃15年重要貢獻獎。
教學:主要講電動力學,振動與波動理論,熱力學,分子物理。
科研:主要從事固體界面聲子譜和應用物理中反問題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在石墨層間化合物和應用物理反問題的研究。第壹部分從第壹原理出發計算了石墨和鋰石墨的光學性質和色散關系,並分析了等離子體發射的來源。在國際上,用數論方法從結合能得到了壹個簡單而嚴格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勢公式,結合虛擬結構設計解決了建立原子間、離子間、原子與離子間相互作用勢的壹系列問題。與國際先進軟件平臺接軌,建立了面向國家目標,具有壹系列自主原創內容的科技材料仿真設計實驗室。新型稀土化合物和半導體材料的結構和界面研究取得突破。反問題的研究包括黑體輻射的反問題、聲子比熱引起的聲子能譜的反問題、晶體總熱坍縮原子的兩體相互作用、費米系統的能譜、單電子周期性勢坍縮引起的等效離子電子相互作用等。(有些方法是我自己發明的)。比如第壹次利用數論中的傅裏葉卷積和Mobius變換得到了問題的兩個嚴格形式解,並分析了問題的存在性、唯壹性和穩定性。所建立的比熱反問題的通解,推廣和統壹了愛因斯坦解和德拜解,在凝聚態物理的應用上是創新的。黑體輻射反問題的普適解為遙感和天體物理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以上作品得到了英國《自然》雜誌主編的評價,認為是開創性的作品,方法非常巧妙。此外,《物理評論》、《物理快報》等重要雜誌也有專門的評論,並命名為陳定理。在核結構、電路分析的幻方變換群、靜電屏蔽、薄膜的光學性質、調制法測量焦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表論文數十篇。代表作主要有《鋰石墨光譜的從頭計算》和《離子激光的起源》以及《修正的莫比烏斯定理的物理應用》;他的翻譯包括傅立葉變換及其物理應用,振動和波動物理學等。
重返巔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長春
葛長春,男,漢族,浙江平湖人,1934年3月6日出生。* * *黨員。1952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冶金物理與冶金專業。1952-1984在冶金部鋼鐵冶金總院冶金室、壓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任項目負責人、高級工程師、研究室副主任。1980 10 ~ 1983年4月作為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員,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材料科學研究所和柏林工業大學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從事粉末冶金和先進陶瓷研究,獲得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85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88被人事部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被國家教委、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國金屬學會粉末冶金專業委員會特種材料及制品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陶瓷學會分層與梯度材料學會主席;世界陶瓷學會自蔓延高溫合成學會理事;《SHS材料技術與粉末冶金工業重點工程材料國際期刊》等國際國內期刊編輯委員會。
教學:到2002年,培養8名博士生和12名碩士生。
科研:長期從事材料科學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粉末冶金和先進陶瓷。1960-1984,負責生產濃縮鈾235的納米孔徑分離膜的研制,建立了國內第壹個比較完整的納米材料實驗室,包括金屬與非金屬、粉末合成、材料制造、性能測試等。是國家壹級發明獎“二級分離膜制造技術”和冶金部科技成果獎二級“五級分離膜制造技術”的第壹發明人,科研項目“以復合氮化物為燒結助劑的氮化矽基陶瓷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冶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氮化矽陶瓷燃燒合成的應用基礎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 ~ 2000提出、論證並指導完成“863”項目“抗高溫等離子體沖蝕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過驗收。“以氮化物為燒結助劑的氮化矽陶瓷”獲發明專利(87101293.6)。1985年,他創辦了特種陶瓷粉末冶金實驗室,並與其他教授壹起,先後建立了中國第壹個粉末冶金博士點和北京科技大學非金屬材料博士點。在國內外各種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64篇,包括《北京USTB實驗室特種陶瓷粉末冶金自蔓延高溫合成研究》、《中國USTB LS CPM自蔓延高溫合成復合材料新進展》、《FGM自蔓延高溫合成的現狀與趨勢》(主題演講)等。,其中SCI收錄15,ISTP收錄11,CSCD收錄8,EI收錄19。專著。
重返巔峰
陳先林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先林,男,漢族,四川遂寧人,出生於1928年9月。1949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65438-0954,壹直在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任教。歷任冶金機械教研室主任、機械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現為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國內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