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施救者用壓著患者額頭的手捏住患者的雙側鼻孔。然後將傷者的嘴唇裹緊,在保持氣道暢通的操作下順利吹氣,但註意不要漏氣。如果吹氣有效,胸部會隨著氣體的呼出而膨脹和下降。
吹氣後,急救者的嘴和嘴唇離開,松開捏住鼻子的手指,使氣體呼出,同時轉身呼吸新鮮空氣,再進行第二次吹氣。每次吹氣時間成人不低於1秒,兒童不低於1秒,每分鐘頻率為8-12次。
擴展數據
20世紀60年代以前,手持式人工呼吸主要采用按壓胸部和舉臂的方法。20世紀50年代後期,實驗證明,口對口或口對口吹氣通氣的效果明顯優於按壓胸部和舉臂。病人停止呼吸後,首先要設法向病人肺部吹入新鮮空氣。呼吸道通暢後,他就可以順利地通過嘴向患者肺部吹氣。
其主要作用原理是:施救者吹氣時克服患者肺部和胸部的彈性阻力和氣道阻力,將呼出的氣體吹入肺部,使肺部擴張。當病人呼氣時,氣體是利用肺和胸部本身的彈性回縮力呼出的。
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為21%。正常人通過氣體交換吸收肺部20%的氧氣,其余80%的氧氣照原樣排出。呼出氣中的氧含量約為65,438+06% ~ 65,438+08%。如果患者肺部正常,只要吹氣時潮氣量大於正常值(1 ~ 2倍正常值)
因此,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不能立即給患者提供機械通氣,在尋找和應用必要設備的同時,應立即實施口對口或口對口吹氣,解決患者的氧氣供應,緩解呼吸困難癥狀。心跳停止呼吸後,肺部處於半萎陷狀態。
所以,首先要給病人慢慢做兩次呼吸,使肺組織擴張,便於氣體交換。吹氣量是否足夠,可以通過觀察患者的胸部運動或患者呼出的氣流來判斷。通常成人的註氣量要達到1 ~ 1.2升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兒童可以根據年齡、身高、體重等因素進行判斷。
需要註意的是,對昏迷病人或外傷病人實施口對口或口對口人工通氣時,應采用“三步法”開放氣道,頭部適度後仰,使口保持張開狀態。
參考數據
人民網-人工呼吸、創傷止血三大救生技能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