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遇到天災、疾病,就會向富戶借高利貸,被富戶剝削。1950年8月,縣人民政府帶領農民減租減息。從1951年1月開始,該縣分三批進行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中,各鄉鎮組織農民協會,發動農民群眾控訴地主的壓迫和剝削,同抵抗土地改革的非法地主作鬥爭,沒收地主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把土地分給無地農民。
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自籌資金和農具,在分配的耕地上進行生產經營,不再受剝削,積極性提高,促進了生產。1951年,全縣糧食產量1501.1.3萬公斤,比1950增長9.5%。
1951年11月,農民成立了全縣第壹個農業生產互助小組(常年)。隨後,互助小組迅速發展起來,有1952個,全縣有218個小組,參加者有1570人。到1954,有432個群,參與人數4512(互助群組成的除外)。
互助組的建立促進了生產。第壹年(1952),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30%以上。
1953年6月,互助組合並成立全縣第壹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農業合作社由成員會議民主選舉產生,設社長、副社長和會計。初級合作社實行耕地股份的評估和分紅。其評估產出中的耕地分紅比例為:優耕地40%,中耕地30%,劣耕地20%。耕地扣除分紅後,實繳產出按社員勞動分(及肥料投入)分配。初級合作社實行農活定額管理,評工計分,統壹安排農作物種植,多種經營。
從1956開始,初級合作社合並,轉入上級合作社。先進合作社由社員代表(由生產隊社員大會選舉產生)選舉產生生產管理委員會,設社長、副社長、會計等職務,以及生產技術組、勞動管理組、肥料管理組、財務管理組。俱樂部分幾個生產隊,隊長、副隊長、財務助理由會員大會選舉產生。
先進合作社實行耕地集體所有制。耕地不再分紅,農民的耕牛和農具全部折價歸合作社。這筆錢繳入合作社股票基金後,其余部分分期償還。65,438+06 ~ 60歲的男性成員和65,438+06 ~ 55歲的女性成員(學生或殘疾人除外)都被指定為勞動力。根據體力的強弱,考核每個勞動力的墊底分數,用存量資金(固定資產公用股和生產費用股)分攤。
1957年全縣先進合作社年終收益分配決算如下:總收入463.64萬元(比上年增加75.08萬元),成本134.84萬元(比上年增加40.78萬元),占總收入的29.09%;稅收37.48萬元(比上年增加8.49萬元),占總收入的8.08%;公積金和公益金34.9萬元(比上年增加25.44萬元),占總收入的7.52%;向會員發放256.42萬元(比上年增加3800元),占總收入的55438+0%;每10工作分0.52元(與去年相同);人均份額為40.21元(比上年下降5.32元),口糧為219公斤(比上年下降46公斤)。6623戶超支,欠款654.38+0.402萬元,2003戶余額654.38+0.946萬元。
06年9月,東山縣人民公社委員會成立,範當選為東山縣人民公社主席。隨後,城關、犀浦、康美、陳星、陳誠人民公社相繼成立,東山縣人民公社更名為聯合社。人民公社是行政和社會的統壹體,工農兵、商人、學生是壹體的。高級合作社成為人民公社的生產大隊。
從1958到1960,強調“壹所大學兩所大學”,改變高層合作社的管理方式,吹“* * *”之風,搞“壹平二調”、“大兵團作戰”。按生產大隊核算,貧富持平;勞動不評價,不打分;設立全民食堂,全隊男女老少壹起用餐,實行“免費餐”、“包理發、包學費、包醫藥費、包零花錢”。嚴重違反按勞分配原則,造成鋪張浪費,生產效率下降。
1960年全縣農村人民公社收入分配決算為:總收入477.96萬元,僅比1957高出3%;成本為654.38+0.6632萬元,占總收入的34.8%;稅收42.42萬元,占總收入的8.87%;公積金和公益金29.78萬元,占總收入的6.23%;向會員派發239.43萬元,占總收入的501%;每10工作成績0.34元(1957以下0.18元);人均份額39.57元(比1957少0.64元),口糧150多斤,生活困難。
1961年4月,全縣各公社進行整頓,解決了平整經費、勞力、財產問題,層層退賠,解散了國家食堂。1962,生產大隊調整為57;生產隊規模縮小,隊數增加到546人(平均每隊23戶),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生產大隊要給生產隊分配壹筆包幹費(包括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恢復出勤定額、肥料定額、農活定額的管理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不勞無獲”的原則。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業。這樣,在壹定程度上糾正了“左”的錯誤,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962農村人民公社收入分配決算如下:總收入642.63萬元,比上年增加11.66%;費用1.961.900元,稅金27.74萬元,公積金和公益金36.73萬元;成員勞務報酬381.97萬元(比上年增加16.94%),占總收入的59.44%。0.5元中每10個工分,人均份額為59.19元(比上年增加6.87元),配給為1.865438+。超支4378戶,金額14.78萬元,比上年減少564戶,減少3.37萬元;余額9978戶58.08萬元,逐步實現會員平衡。
1964年冬,啟動“農業大寨”,主要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文革”開始後,通過學習大寨,搞“政治定級”,批判“三保壹獎”、“固定報酬”,強調“突出政治”。片面實行“以糧為綱”,限制多種經營;斬斷“資本主義尾巴”,嚴格限制社員經營自留地和家庭副業;提倡大隊統壹核算,重蹈平均主義的覆轍,再次挫傷農民的積極性。過去十年,農業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快速增加,農民生活難以改善。
1975農村人民公社年終分配決算為:總收入933.04萬元,1966以來年均增長3.29%;費用257.07萬元,稅金39.72萬元,公積金和公益金88.64萬元;成員分配人民幣5,476,654,38+0,000元,占總收入的58.7%;每10工作成績0.36元,只比1966多2分錢。成員人均分配54.29元(僅比1966多3.87元),口糧237.5公斤。8704戶超支1.4484萬元,比1.966增加791.500元;9200戶余額95.95萬元,無法及時兌現。
1979年春,我們貫徹十壹屆三中全會精神,開始改革農業體制,實行定額制度。1981年春,全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81%的生產隊承包到戶生產,其他實行專業承包報酬、“三定”到小組報酬、小規模承包報酬等形式,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當年農村收入分配決算如下:總收入21.031.2萬元,比1.978增加91.75%;費用579.43萬元,稅收45.64萬元,公積金和公益金79.75萬元;農民純收入654.38+0398.29萬元,占總收入的66.49%;人均純收入144.37元,比1978高出1.65倍。
隨著生產責任制的不斷完善和農業內部結構的適當調整,農村經濟持續發展。198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051.11萬元,比1981年增長7.58倍,比1978年增長15.47倍。
2007年,蔬菜良種面積增加5000多畝;造林5500畝,完成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年度任務,積極開展“建設綠色家園,創建富裕新村”活動,為8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提供2萬株降香、桂花等珍貴樹種(註6)。
2008年,* * *發放138抵押貸款5823萬元,新增鋼鐵漁船165艘,共計456艘;美國紅鮑魚、大西洋牙鮃等水產養殖新品種試種推廣,水產品總產量28萬噸,增長2.7%。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海葵集團獲得“福建品牌農業金牌企業”稱號;蘆筍標準化種植推廣到8000畝,全縣蘆筍產量2.5萬噸,增長66.7%;“訂單農業”規模已經形成,白蘿蔔、大蔥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增長20%,增收10萬元。農業總產值29.8億元,增長5.8%。
2011農業生產雖然受臺風影響嚴重,但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全年農業總產值24.73億元,增長4.6%。蘆筍價格創歷史新高,竹筍均價上漲超過1倍。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3萬噸,增長3.7%,漁業總產值22.4億元,增長4.7%。南宋建炎元年(1127),東山孟在磁窯村建了八個瓷窯,雇傭了100多名工人燒制釉碗、釉盤、釉碗、釉茶具。其產品質量好,銷量大。曾經由18木船運輸銷售。到了明代,鐵、竹、木、雕塑等手工業作坊開始生產。清代有釀酒旅館10余家,油坊25家,糖坊45家,磚窯3座,金銀飾品、刺繡等個體手工業也有所發展。15年,以織網、造船、畫雕、印染、紡織、皮鞋、五金修理、紙張裝訂、稱重、彈棉為主的手工業工人有7000多人,占全縣人口的8%。16年苧麻紡紗加工業首次接受廈、德、美、茅沅客商訂單,產品銷往菲律賓、馬來亞、印尼等國家和香港。36-38年,法幣嚴重貶值,手工業產品流通困難。39年初,東山島與大陸隔絕,手工業工廠相繼倒閉。
截止1950年底,全縣有個體手工業439家,從業人員759人。此後,大多數個體手工業都形成了手工業協會和團體。1958下半年,個體手工業全部並入集體或國有工業。1965年,在清理城鎮閑散勞動力的過程中,動員個體手工業者下鄉參加農業生產,縣城沒有個體手工業。
1956年6月,該縣地方財政與華僑合資成立東山華僑面粉廠和熱電廠。同時,隴西縣石馬鎮的私營碾米廠搬遷到寨山,而且是與縣財政部門合資,兩者都是公私合營。同年,民生、東河、長興生產魚露、醬油、醬菜。個體作坊和縣商業局合辦公私合營醬廠。上述電廠、醬料廠於1957轉制為地方國有工業;米廠和面粉廠分別於1969和1972改制為地方國有工業。在這壹點上,沒有公私合營的行業。
1979後,改革開放,企業內部改革進壹步深化,轉換經營機制。國有企業、“三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和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多行業、多門類的綜合工業體系。
200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6.5億元,增長17.2%;規模工業產值48億元,增長19.2%。15新增大型工業,合計117;產值超億元企業10家,凈增5家。產業集聚加快,水產品加工規模企業產值26.9億元,增長62%,占全縣規模工業產值的56%。全年工業稅收1.01億元,首次突破1億元,增長30.4%。隨著品牌戰略的實施,企業品牌意識增強,新富水產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全年新增“著名商標”3件,“福建名牌產品”4件。
2011,規模以上行業增加19,達到105。工業總產值40.3億元,增長30.2%;工業總產值32.38億元,增長38.6%,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個體規模繼續增長,產值超億元企業8家,產值5000萬元至6543.8+0億元企業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