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商標侵權案件中類似商品或服務的認定

商標侵權案件中類似商品或服務的認定

在商標侵權案件中,有時需要首先確定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者類似。針對這個問題,學界還存在有爭議,但是多數學者認為: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者類似的認定應該屬於法律適用問題,但其中包含有事實問題,如對商品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銷售對象等方面;服務在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因此,司法鑒定只能是對其中的事實問題進行認定,中間有壹個?邊界?問題,司法鑒定不能超出其限定的範圍。

壹、類似商品或者服務的定義

類似商品,是指商品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生產部門、銷售渠道、銷售場所、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相近。依據《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的說明,是指功能、用途、所用原料、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具有壹定的***同性,如果使用相同、近似的商標,易使相關公眾以為其存在特定聯系、使消費者誤以為是同壹企業生產的商品。

類似服務,是指服務在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近。依據《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的說明,是指在服務的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具有壹定的***同性,如果使用相同、近似的商標,易使相關公眾以為存在特定聯系、使消費者誤以為是同壹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判定類似商品主要因素

1.商品的功能、用途

如果兩種商品的功能、用途相同或者相近,能夠滿足消費者相同需求的,則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兩種商品在功能、用途上具有互補性或者需要壹並使用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則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2.商品的原材料、成分

商品的原材料或者成分,是決定商品功能、用途的重要因素。壹般情況下,兩種商品的原材料或者成分相同或者相近,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但隨著商品的更新換代,商品的原材料或者成分即使不同,而其原材料或者成分具有可替代性,且不影響商品的功能、用途的,仍存在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

3.商品的銷售渠道、銷售場所

如果兩種商品的銷售渠道、銷售場所相同或者相近,消費者同時接觸的機會較大,容易使消費者將兩者聯系起來,則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4.商品與零部件

許多商品是由各個零部件組成的,但不能當然認為該商品與各零部件或者各零部件之間都屬於類似商品,仍應當根據消費者對兩者之間聯系的密切程度的通常認知進行判斷。

如果特定零部件的用途是為了配合特定商品的使用功能,而該商品欠缺該特定零部件,就無法實現其功能或者嚴重減損其經濟上的使用目的,則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5.商品的生產者、消費者

兩種商品由相同行業或者領域的生產者生產、制造、加工的可能性越大,則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兩種商品以從事同壹行業的人為消費群體,或者其消費群體具有***同的特點,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6.消費習慣

類似商品的判定,還應當考慮消費者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消費習慣,即應當考慮相關公眾的認知水平和市場交易的狀況。如果消費者在習慣上可將兩種商品相互替代,則該兩種商品被判定為類似商品的可能性較大。

三、判定類似服務的主要因素

1.服務的目的

兩種服務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目的,有可能相互替代,可滿足壹般服務接受者的相同或者相近的需求的,被判定為類似服務的可能性較大。

2.服務的內容

提供服務的內容越相近,被判定為類似服務的可能性越大。

3.服務方式與服務場所

如果服務方式或者服務場所相同,壹般服務接受者同時接觸的機會較大,則被判定為類似服務的可能性較大。

4.服務的對象範圍

如果服務的接受者來自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費群體,則被判定為類似服務的可能性較大。

5.服務的提供者

如果服務的提供者來自相同的行業或者領域,則被判定為類似服務的可能性較大。

由此可見,司法鑒定不能直接認定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者類似,這是法律問題。但是可以對其主要因素進行壹壹比對,從而分別得出每個因素的比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