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學成了新聞人物,卻很無奈地總被人拿出來跟賣肉的比,他不想比都不行。
他,浙江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時為學校優秀畢業生。10月30日,正式盤過來壹家餐館賣他自己配料制作的粽子。
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當屠夫的新聞曾壹度傳遍大江南北,並引發了人們關於此行為是否浪費人才的大討論。數年之後,另壹位北大才子陳生也悄悄進入養豬行業,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在廣州開設了近100家豬肉連鎖店,營業額達到2個億,被人稱為廣州“豬肉大王”。
幾乎所有知曉此事的人,都不免將兩者比較。但兩廂比較下來,陳生是由公務員而入屠豬門,林文學卻因外貿行業不景氣而入粽子門。林文學的底氣,顯然沒有陳生那麽足。
何況,比來比去,顯得他很沒有創意。
粽子店首日開張客人都是慕名而來
“是啊,我這裏是賣粽子的……剛剛開張……到晚上9點……妳是要來買粽子是吧?”
10月30日,浙大碩士畢業生林文學的粽子店在永康市三中路開張,當天下午4時多,有人打電話來詢問。
壹位女士將轎車停在小店門口,下車問林文學:“妳就是電視上說的那個賣粽子的?”
林文學笑笑,點頭稱是,他的妻子林美錦急忙上前招呼。
這位女士壹口氣要了20來個,各種口味的粽子長相相同但口味不同,價格也不同,夫妻倆手忙腳亂,最終還是弄混了。到最後只能算個大概的錢,讓那女士拿走。
到目前為止,林文學這天賣掉了66個粽子。相比在農展會上的每天200多個銷量,這個結果簡直太寒磣了。
還好,那天晚上下班的時候,又來了幾個慕名而來的客人,終於突破了100只。林家的粽子賣得比較貴,壹般都是4.50元壹只。
首日的冷清幾乎可以預料。29日這天,林文學經過這條街的時候,看見這家原來賣廣東煲仔飯的小店面在轉讓,於是跟老板談好店面轉讓費1.8萬元,當場簽約。
當天晚上,林文學夫婦從字帖裏集了“林家粽子”4字,設計好招牌,委托廣告印刷店當晚打印出來掛起,次日壹早便開張。
不過,招牌尺寸沒有量好,窄了壹點點,看著有點怪異。
林文學還做了壹張廣告畫,貼在擺在門外的爐竈前。寫著“開張大吉”四字的紅紙在門額上隨風抖動。壹切都是自創的模樣,除了店名和老板,店面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改天要重新裝修過。”老板娘林美錦精明強幹,壹切都在她的籌劃當中,“裝潢要舒服壹點、溫馨壹點、幹凈壹點。”
與老婆相比,林文學明顯要“呆”得多,很多問題都是林美錦代他回答。不過,林美錦的回答多以揣摩來訪者的意圖為主,而林文學的回答則顯然要誠懇得多。
這對男女是同村長大青梅竹馬的夫妻,林文學讀了浙大的碩士,而林美錦中專畢業後就在永康壹家建築公司作造價預決算方面的工作。他們都是農家子弟,家底並不厚實。
首日就能賣到100只,林美錦還算滿意。畢竟人家都不知道開了店,所謂的名氣,也就是展覽會上那三天打出來的,再加上媒體采訪。大家都知道他的粽子做得好吃,但並不知道開店的事。
“很多人不知道嘛,只要能維持下去,回頭客多了,店就可以生存了。”林美錦說。
11月1日,永康市金輝物資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俊波慕名而來,為他兒子20歲訂購了生日粽。林文學抑制不住興奮,特地發短信將此事告訴了記者。
動物飼料專業的碩士生用科學方法配比出了“碩士粽”
粽子店,純粹是林文學“吃”出來的。
從小,林文學就喜歡吃粽子。媽媽做的粽子,他可以壹口氣吃5個。
2003年碩士畢業後,林文學先是到了嘉興壹家公司作辦公室文員。在這裏,他吃到了“全世界吃的粽子”,“比我媽做的更好吃,為什麽我媽就做不出這個味道?”林文學簡直為粽子著迷。
林文學的碩士專業是浙江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是“有關仔豬抗菌肽的研究”。
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飼料和粽子的營養和配料思路應該是壹致的:不同的口味,肯定是不同的配料比例實現的,而這是林文學的強項。他雖然不知道嘉興粽子的各種配料比例,但通過實驗手段,是可以倒推出來的。
“和可樂的配料不壹樣。可樂的配料本身是秘密,而粽子的秘密只在配料比例。只要知道有哪些配料,總可以找到口味的比例。”林文學說。
因為老婆在永康老家,2004年2月林文學回到永康,因為沒有與專業對口的工作,便在壹家外貿公司作休閑車方面的外貿,同時自己也接壹些小訂單。
“現在整個經濟形勢不好,單子難接,壹旦質量不能保證就沒錢可賺,甚至要賠償。”林文學說,3年下來,他覺得要做長遠生意,還得自己創業。“自己做的東西放心,可以保證質量,這樣才有好口碑。”
不過,當時沒有想到要賣粽子。只是在閑下來的時候,林文學會拿出廚房秤,在家裏完全按照實驗室的流程不停地試驗:根據不同的配料比例,得到不同的口味。
在此之前,林文學從未下過廚房。起先,他裹的粽子放在鍋裏煮熟以後,撈出時要麽不成模樣,要麽四處脹出米粒,而且味同嚼蠟,有的夾生,有的糊爛,根本沒法吃。
不成模樣是糯米太少,露餡是糯米太多,或者用火太猛。林文學用廚房秤稱糯米,並將數量壹壹記錄。並推出猛火、溫火、先猛後溫三組對比試驗。經過10多次反復對比試驗,最終確定糯米用量在3兩左右時最理想,用猛火煮出的粽子容易開裂,用溫火燒不出香味,最理想是先猛後溫。
最難是味道對比試驗。他買來條肉、栗子、雞蛋、紅棗等材料,以及多種佐料,進行壹次又壹次對比試驗,每次實驗都詳細記錄數據。
“我習慣了不同用料、記錄用量和流程、改進,肯定可以得到結果,這都是實驗室裏形成的習慣。”林文學說,“嘉興粽子做了這麽多年,配料比例肯定是最符合大眾口味的。這個試驗得到的配料比例,就是‘林家粽子’的質量標準之壹”。
壹開始煮出的粽子,被林美錦評價為“像藥壹樣難吃。”但試驗到最後,林文學幾乎可以制作出與嘉興粽子壹模壹樣的口味,而且還可以根據永康人的口味,進行精確控制。
這個時候,親友們都知道了林文學研究粽子有了成果,已經小有名氣,有時還會有陌生人上門買幾只帶回去吃。
這個名氣給他帶來了機遇。10月23日到25日之間,永康市舉辦農展會。這個展會只為農民提供免費展位,但工業園婦聯主任吃過林文學做的粽子後,極力推薦他上農展會上露壹手。
展會上只有兩家賣粽子的,另壹家是連鎖店,壹元壹只。林文學的4元壹只,3天賣了700多只。
“許多人並不知道我是碩士。”於是,林文學把自己碩士的名頭印在了宣傳粽子的名片上,當場散發。
媒體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很快,電視臺和報紙上都有了林文學“碩士粽”的消息。
“店還沒開,已經沸沸揚揚。記者到家裏來采訪,食客到家裏來買粽子,覺得蠻不好意思的,就趕快開個店吧。”林文學說,他這壹次簡直是被人架著做了老板。
對於讀了研究生卻賣粽子的兒子,林文學母親壹直擔心被笑話。但農展會上的成功,讓她有了另壹番看法。
規規矩矩的讀書人要做原料最安全的標準化粽子
林文學試圖註冊“林家粽子”的商標,結果被告知只能做店名,商標名中不能出現商品通用名,因此未能註冊成功。
店面在倉促中開了,但沒有店員,店門口剛剛貼了招聘服務員的廣告。林美錦要上班,夫妻店也做不成,只好把父親林興朝拉過來幫忙,成了父子店。
對於兒子改行做粽子,林興朝並不認同。只是兒子和兒媳都堅持,他只好應了孩子們的心意,最後幹脆從行動上支持。
10月31日壹早,平時在家不怎麽做家務的林興朝就到店裏幫助兒子洗盆、打掃衛生,林美錦也趕在上班前到店裏幫忙。
林文學搬出廚房秤——這是他的必備工具,和56度紅星二鍋頭等壹應物什,準備開工制作粽子。
鹽、糖、味精、醬油、料酒,不加任何添加劑,這是林文學所有的調料。“我們學飼料的都知道,各種配料的比例是很講究的。對於粽子來說,餡料是最重要的。”
可能是受專業的影響,林文學習慣將粽子的“餡料”說成餵魚用的“餌料”,很快被林美錦笑著糾正過來。
他舉個例子,像瘦肉精本來也是飼料研究機構發現的,但後來在使用中比例不當,反成了禍害。“原料這關很重要,不能為了壹點蠅頭小利就用不健康的餡料。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現在有這麽多問題,就是大家以前忽略這些事情。”
林文學說,國外要使用壹種餡料的話,要做七八年實驗才能知道是否安全,壹個新產品的出現要好長時間。“林家粽子在安全方面要達到這個標準。我的店現在是第壹家,以後可以做連鎖,這個只能靠嚴格的質量保證,出不得壹點差錯。”
做了老板,林文學感嘆“對我來說太復雜,很多事情想不到”。他可以保證從正規渠道進貨,卻無法保證正規渠道不賣劣質貨。“我必須要有辨別餡料的能力,能看出原料的好壞。”
不過,在外貿行業的經驗令林文學在這方面不敢有絲毫馬虎:“以前是大不了退貨賠償,餐飲行當卻是要出人命的。”
他也沒想到這行這麽辛苦,淩晨3點鐘就得起床,加水、換煤球,要盯著粽子壹直到早上。
“創業激情是有的,也算是不同的生活感受吧。”林文學說,工作三年多,這是他第壹次真正投入壹頂事業。
林文學有壹位高中同學,現在是壹家公司的老總,屬於“富二代”。林文學曾經將壹些外貿訂單交給這位同學去做,當他告訴同學自己要賣粽子時,這位同學當即表示支持:“好的,只要開始了就有辦法,好兄弟都會幫忙的。”
雖然對碩士生賣粽子,村裏說好說壞的都有,不過林美錦對林文學的支持完全是無條件的。
她搬出壹疊林文學的證書,包括原浙江大學的畢業證書、本科階段的優秀畢業生證書、大學英語六級證書等。
“我很崇拜他,至少英語很好,可以把粽子賣到國外去。”林美錦對丈夫的鼓勵,幾乎到了壹開口就表揚的程度,“他手很巧,蠻有毅力,人很穩重。”
林文學以前的同事通過電視節目知道他要賣粽子之後,都表示了支持。“永康這地方崇尚創業和勞動,小學沒畢業的老板多得是,大家也不以為研究生賣粽子就多麽浪費人才。”
雖然很無奈別人老拿他跟北大賣肉的畢業生陳生相比,但林文學還是自己作了壹番比較:“我哪能跟他比,他經歷過很多事情,當時議論紛紛,比我刺激。杭州現在壹磚能砸幾個碩士,只是不而已。”
10月31日9點前,小店賣掉了20多個粽子,開張生意不錯。壹位女士上門問“粽子有麽?電視上看的。”
談起將來的打算,林文學說要找壹個成功模式。“現在很多企業富不過三代,都是靠膽大或者壹招鮮,這樣做不長久的。任何壹個行業,不管技術含量多低,要保證標準化的質量,還是要有知識才行。”
麥當勞和肯德基是這方面的典型,做快餐的這麽多,但是能將質量標準化到如此程度的卻並不多。
“讀過書的規規矩矩,法律意識強,懂得保護自己,也知道別人是怎麽走過來的。”林文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