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英、美、法、德、加、意、澳大利亞、新加坡各國的風俗習慣

英、美、法、德、加、意、澳大利亞、新加坡各國的風俗習慣

英國的禁忌與習俗

美國的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妳可以看到他們壹個挨壹個地排隊上公***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壹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裏的家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妳問了壹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壹聲“妳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麽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妳購買的是壹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妳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壹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壹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壹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妳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鐘”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舞會上怎樣不失禮

按照習慣,主人請人參加舞會,有時也設晚宴;有時光請跳舞而不設晚宴;而有的則請參加舞會的客人中少數人吃晚飯,飯後跳舞;其他人只能參加舞會而不能吃飯。所以,被邀請的人壹定要看清請柬上的字樣,以免使主人難堪。舞會上,主人備有夜宵,也可能只備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時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壹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舞是要被人笑話的。遇到重大喜慶節日,壹個人如同時接到兩份請柬,那麽可參加壹個舞會,提前退場後再趕另壹個舞會,因為按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不算失禮。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壹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壹個人人皆知的行為準則。

在通常情況下,英國人總是把女子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如男女壹起進房間,男的要替女士開門。進房間或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須在女士的前頭去選餐桌、開車門或做其他效勞。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壹側。如果壹個男子和兩個女士壹起走,他應當走在兩者當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兩者同坐壹輛車來接客人去吃飯,客人應該擠在汽車的前座,讓後座空著,因為司機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會上,主人把客人領進客廳時,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進客廳時,廳中的大多數男子都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兒在,她要把客人給女兒作介紹。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壹般的慣例是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不管進入客廳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在客廳裏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為禮。宴會開始,男士們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

有些英國人慨嘆,在對待女士的禮遇方面,如今世風已不如以前。據說是因為婦女在選舉、就業、 工資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獲得了與男人平等的權利,她們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照顧了。看來,對女士的禮貌是出於男士覺得女士需要保護。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妳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麽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準備,她還沒完全準備好妳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鐘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麽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麽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妳***進晚餐和聊天,那麽妳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妳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壹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壹件小禮品如壹盒巧克力或壹些鮮花等。

英國的飯菜簡單,但是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學別人的樣,吃飯的時候不準高高興興地問別人,並和別人不停地交談。每個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盤上。湯匙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湯時最好不弄出響聲,並用匙的壹側從裏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底剩的湯全喝光。不論吃什麽東西,都盡量別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每餐壹般只上壹道主菜和沙拉,最後上壹道甜食。如果客人沒有吃飽,可向女主人誇贊她做的美味並再要點雞、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會多加壹份菜給他,但從不再多加。不能在別人面前打飽嗝。端上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吃完飯,客人要將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後站起來。男士們要幫女士們挪開椅子。如果主人還要留客人再吃壹頓飯,餐巾可按原來的折痕折好。餐後,客人要坐上壹兩個小時,然後向主人道別。

1.過謙並非美德

美國人把過謙視為虛偽的代名詞,如果壹個自謙說英語講得不好,接著又說出壹口流暢英語,美國人會認為他是個口是心非,裝腔作勢的人。所以,同美國人交往,應該大膽說出自己的能力,有壹是壹不必過於謙虛客氣,否則反而事與願違。

2.同陌生人打招呼

我們在路上,電梯內或走廊裏,常常與迎面走來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這時美國人習慣是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視線移開,或把臉扭向壹邊,佯裝不見。只有對不順眼或不屑壹顧的人才這樣做。美國人清晨漫步街道時,若碰到擦身而過的人,會習慣說壹句“早上好”。當然,在行人眾多的街道上,不必對所有擦身而過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3.別忘了問候孩子

到美國人家中做客,他們的孩子壹定出來見客,打個招呼。這時,千萬不要只顧大人而冷落小孩子。那樣勢必使他們的父母不愉快。跟小孩子打招呼,可以握握手或親親他,如果小孩子親了妳的臉,妳也壹定要親親他的臉。

4.莫在別人面前脫鞋

在美國,若是在別人面前脫鞋或者赤腳,會被視為不知禮節的野蠻人!男性若脫下鞋子,就會被當作叢林中的土人壹樣受到蔑視。鞋帶松了,也應走到沒人的地方系好

國人的習俗與禁忌

◇字體:〔大 中 小〕 YNET.com ( 12/09 14:47 )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般以握手為禮,少女和婦女也常施屈膝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面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下。在法國壹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註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裏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婦女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客人有好幾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壹時想不起被介紹者的名字,被介紹音應主動自我介紹。到法國人家裏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

送花時要註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註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壹種花都賦予了壹定的含義,所以選送花時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郁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妳,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妳,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種表示心裏的熱忱,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妳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妳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征,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征)、烏龜,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

法國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認為“13”這個數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發什麽禍事。如果妳對老年婦女稱呼“老太太”,她們是很不高興的。法國人還忌諱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為這有過分親熱和圖謀不軌之嫌。他們還不願意別人打聽他們的政治傾向、工資待遇以及個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見面就送禮,法國人會認為妳不善交際,甚至認為粗俗。

法國女賓有化妝的習慣,所以壹般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送香巾。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總喜歡相互站得近壹點,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近。他們偏愛公雞,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司晨報曉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征,並奉為國鳥。他們還非常喜愛鳶尾花,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是權力的象征、國家的標誌,並敬為國花。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於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於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他們則表示“二”;表示“是我”這個概念時,我們指鼻子,他們指胸膛。他們還把姆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

法國人壹年到頭似乎離不開酒,但貪杯而不過量。壹日三餐,除早餐外,頓頓離不開酒。他們習慣於飯前用開胃酒疏通腸胃,飯後借科涅克(白蘭地)之類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時,吃肉類配紅葡萄酒,吃魚蝦等海味時配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於吃魚,也可用於下肉。女士都愛用玫瑰紅,以顯示自己的口味清淡,不嗜烈物。法國人不僅看菜下酒,什麽酒用什麽杯子,也很有講究,法國人講究雖多,但喝的並不多。三五人壹桌的聚會,壹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

德國人民生活水平頗高,帶薪假期長,公民出國旅遊十分普遍。該國的旅遊業也很發達,有不少吸引遊客的文物古跡和遊樂設施。

1.德國人的宗教信仰

大約壹半德國人信奉基督教,另有約46%的人信奉天主教。

2.德國的節慶

除傳統的宗教節日外,德國的節慶主要有:

(1)啤酒節

德國人嗜喝啤酒,所以每年9月的最後壹周到10月的第壹周有持續半個月的、舉世聞名的慕尼黑啤酒節,節日期間所喝的啤酒可匯集成河。

(2)狂歡節

德國科隆的狂歡節從每年11月11日11時11分開始,要連續數十天,到來年復活節前40天才算過完。

(3)婦女節

過完復活節第壹周裏的星期四是婦女節,婦女們這壹天可以坐上市長的椅子,還可以拿著剪刀在大街上公然剪下男子的領帶。

3.德國人的飲食習慣

德國人口味喜清淡、甜酸。早餐比較簡單,壹般只吃面包,喝咖啡。午餐是他們的主餐,主食壹般是面包、蛋糕,也吃面條和米飯;副食喜歡吃瘦豬肉、牛肉、雞蛋、土豆、雞鴨、野味,晚餐壹般吃冷餐,吃時喜歡關掉電燈,只點幾支蠟燭,在幽淡的光線下邊談心邊吃喝。德國人不大喜歡吃魚蝦等海味,也不愛吃油膩、過辣的菜肴,他們愛吃各種水果及甜點心。

德國人以喝啤酒為主,也愛喝葡萄酒。此外,德國人在外聚在壹起吃飯,在不講明的情況下,要各自掏錢(AA制)。

4.禮貌禮節

德國人好清潔,紀律性強,在禮節上講究形式,約會講準時。在宴會上,男子壹般要坐在婦女和職位高的人的左側。女士離開和返回飯桌時,男子要站起來以示禮貌。請德國人進餐時,事前必須安排好。他們不喜歡別人直呼其名,而要稱頭銜。接電話要首先告訴對方妳的姓名。與他們交談,可談有關德國的事及個人業余愛好和體育,如足球之類的運動,不要談打藍球、壘球和美國式的橄欖球運動。

5.德國人的禁忌

除宗教禁忌外,德國人對顏色禁忌較多,忌諱茶色、黑色、紅色、深藍色等;在服飾和其它商品的包裝上禁用納粹或類似的符號;他們還忌吃核桃,忌送玫瑰花。

十壹、意大利

意大利的首都羅馬有三多:教堂多、噴泉多和雕塑多,其他幾個聞名於世的古城也有許多吸引人的古建築和現代藝術品、遊覽設施,所以意大利是壹個有誘惑力的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近年來,愈來愈多的意大利人前來我國旅遊。

1.意大利人的宗教信仰

絕大多數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在意大利有著很大的傳統影響,首都羅馬城內的梵帝岡則是世界羅馬天主教的中心。

2.意大利的節慶

意大利人過基督教三節的盛況為世人矚目。意大利的蛇節最具特色,無疑會使害怕蛇的人望而生畏,因為這壹天人們手中拿著蛇,街上爬著蛇。每年2月中旬進行的意大利狂歡節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比德國狂歡節的時間短,和巴西的狂歡節過法也不相同。此外還有羅馬建城節(4月21日),情人節(2月14日)等。意大利人過除夕夜除放鞭炮外,還要摔瓶子、花盆等,熱鬧非凡。

3.意大利人的飲食習慣

意大利菜肴具有味濃、原汁原味的特點。意大利人喜歡吃米飯和面食,面食的種類繁多,不僅可以當主食,而且可以當菜肴。意大利三面頻海,海鮮豐富,因此,意大利人也喜食海鮮,他們喜歡吃生的牡蠣及蝸牛。

意大利人對我國的粵菜、川菜比較喜歡,但川菜要無辣或微辣。餐後,意大利人喜歡吃水果,如蘋果,也有人喜歡喝酸牛奶。

酒是意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特別是葡萄酒,不論男女,幾乎餐餐都飲。吃壹頓飯,菜只要兩三道,但酒卻要喝上壹兩個小時,連喝咖啡也要加壹些酒。過節時,更要開杯痛飲。

4.意大利人的禮貌禮節

意大利人親友間經常互相跳舞聯歡,待人接物也頗多藝術情調。見面禮是握手或用手示意。意大利大學生畢業後壹般都有頭銜。有些意大利人不太註意約會的準時。與意大利人的談話內容可以是家庭、工作、新聞及足球,但不要與他們談論美國的橄欖球和政治。

5.意大利人的禁忌

意大利人忌菊花,因為菊花是他們祭墳掃墓時才用的花。

加拿大

(1 )社交禮儀

加拿大的基本國情是地廣人稀。特殊的環境對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壹定影響。壹般而言,在交際應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點是既講究禮貌,又無拘無束。

加拿大國民的主體是有英法兩國移民的後裔所構成的。壹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講英語。性格上相對保守內向壹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則大都信奉天主教,將法語,性格上顯得較為開朗奔放。與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對方情況,然後在有所區別的加以對待。

(2 )服飾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著裝以歐式為主。上班的時間,他們壹般要穿西服、套群。參加社交活動時往往要穿禮服或時裝。在休閑場合則講究自由穿著,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即可。

(3 )餐飲禮儀

加拿大人對法式菜肴比較偏愛,並以面包、牛肉、雞肉、土豆、西紅柿等物為日常之食。從總體上講他們以肉食為主,特別愛吃奶酪和黃油。加拿大人重視晚餐。他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到自己家中***進晚餐的習慣。受到這種邀請應當理解為是主人主動顯示友好之意。

(4 )習俗禁忌

國花:楓葉

國樹:楓樹

忌諱:白色百合花不可作為禮物送人

來源:新華網

澳大利亞的習俗禮儀

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它位於南半球,介於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國名來源於拉丁文australis,意即“南方的”。澳大利亞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牧羊之國”、“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島大陸”、“南方大陸”、“古老土地上的年輕國家”、“淘金聖地”等別稱。面積768萬平方公裏。人口1600萬,白種人約占99%。居民中信奉基督教(新教)者占總人口的55%、羅馬天主教占27%。澳大利亞為英聯邦成員國,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國家元首。1788年英國在悉尼開始建立殖民地據點,作為英國罪犯流放地。至19世紀末,英國先後在澳大利亞建立了6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

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見必須事先聯系並準時赴約。他們待人接物都很隨便。如果妳應邀到澳大利亞人家做客,可以給主人帶瓶葡萄酒。最好給女主人帶上壹束鮮花。

在悉尼和墨爾本宜隨時宜穿西裝。在布裏斯班,當地商人慣穿襯衫、打領帶、穿短褲。不過,初次見面時,仍不妨穿西裝。拜訪商界或政府辦公室,須預先約會。很多生意是在酒吧中做成的。如果妳提議喝壹杯,通常由妳付賬,不可各自付賬,除非事先說好。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習慣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喜清淡,忌食辣味菜肴,有的人還不吃酸味的食品,他們的菜肴壹般以烤、燜、燴的烹飪方法居多。他們在就餐時,大都喜愛將各種調味品放在餐桌上,任其自由選用調味,而且調味品要多。澳大利亞的食品素以豐盛和量大而著稱,尤其對動物蛋白的需要量。他們通常愛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豬肉、雞、鴨、魚、雞蛋、乳制品及新鮮蔬菜。他們愛喝咖啡,吃水果。

澳大利亞人有個絕對無法通融的習慣:那就是每周日上午,壹定到教堂(教堂數以千計)聽道。澳大利亞人自古至今,壹直嚴守“周日做禮拜”的習慣。壹般歐美人士, 周日壹清早就去打高爾夫球,有時候,還利用打球的時候,大談生意。億萬元的合約,往往在場上就“壹言為定”了。可是妳想在澳洲人身上來這壹招,保證不管用。因此,要避免在周日上午約他們出來打球。

澳大利亞頗具獨特的風情習俗。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的冬夏正好與位於北半球的我國顛倒。隆冬季節從北京去澳大利亞悉尼,那裏卻正是陽光灼人的盛夏。若到西澳還會遇到攝氏40-50度的酷暑。澳大利亞人房屋建築的朝向也和我國相反,我國俗話說:“有錢不住朝北房”,但這句語在澳大利亞不適用。在澳大利亞,只有朝北的房屋,才冬暖夏涼。

商務活動最好於3-11月去訪。12月至次2月為休假期。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壹周不宜去訪。

澳洲人沈著者居多,且都不喜歡生活環境攪亂。但是,因居民是不同國籍的後裔,而有微妙的差異。比如,和英國後裔商人進餐,而在餐中提起生意時,他們是不會理妳的。相反,美國後裔商人,就可以邊吃邊談生意,而且,還會談得很起勁。此外,遇有商談時,對方出來接談的人,壹定都是有決定權的人。因此,我方也應該派出同樣的、具有決定權的人。否則他們會不高興,甚至不理妳。這是因為他們很重視辦事效率,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不能決策的空談上。同樣,在商務談判時,不喜歡先打開高價,再慢慢減價,盡力避免在討價還價上浪費時間,與澳廠商談生意時,對方在價格上往往不太計較,但對產品質量要求相當嚴格,壹旦發現質量問題,對方將不客氣的提出索賠。

澳大利亞的商務活動大多在小酒店進行。要仔細記住那壹頓飯由誰付錢,付錢過於積極或忘記付錢,都是不好的。澳大利亞員工下班時間壹到,就會即刻離開辦公室。經理階層的人對工作很熱心,待人不拘泥。不過,不要以為壹起喝過酒,生意就好做了。

在澳大利亞,人們相見時喜歡熱情握手,彼此以名相稱。澳大利亞人喜歡和陌生人交談,特別是在酒吧,總會有人過來主動和妳聊天。互相介紹後或在壹起喝杯酒後,陌生人就成了朋友。

新加坡習俗禁忌

■握手寒暄

由於長期受英國的影響,新加坡已經西方化,人們見面和分手時都要握手。首次不要貿然登門拜訪主人,應預先約好時間。在介紹時,通常應稱呼人家“某先生”、“某太太”、“某小姐”,這適用於新加坡所有的民族。如果妳參加社交聚會,人們將把妳介紹給每個人,但介紹得很快,當從他們面前走過時,不用和他們握手。

■吸煙須知

在新加坡,人們是很不贊成吸煙。在電梯裏、公***交通工具上、影院內,特別是政府辦公大樓內,法律規定嚴禁吸煙,違者罰款。要吸煙最好征得對方同意。

■衣著服飾

新加坡的氣候受海洋和緯度的影響,氣溫高,濕度大,因此夏季穿輕質料子的服裝最為適宜。工作時人們普遍穿便服,下班後可穿T恤衫和細斜紋布褲,僅在正式的宴會上才必須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們則要穿晚禮服,也令主人家覺得受到尊重。

■招待應酬

招待的方式通常是請吃晚飯或午餐。當地人壹般不會邀請初次見面的客人吃飯,然而主人對來訪者有所了解後,便可舉行正式宴會,並在席間洽談業務。同樣,來訪者也不應急於請客,經常不斷的會見將使雙方更為接近,到那時互相宴請也為時不晚。與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註意不要用左手。

■饋贈送禮

無論去什麽地方,沒有必要攜帶禮物,在新加坡商人之間沒有贈送禮物的習慣。有時新加坡主人會邀請外國人到自己家裏吃飯,客人如能帶壹份禮物(壹盒巧克力或壹束鮮花),女主人將會很高興。新加坡人認為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品的做法是不禮貌的,因此,當妳告辭時見到禮物仍原封不動地擱在壹邊,千萬別見怪。

■交談忌諱

在社交性的談話中,切忌議論政治得失、種族摩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況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經驗,也可談論所到過的國家的各種見聞。好的交談話題是當地的風味食品、餐館、受歡迎的旅遊地區和主人壹方的商業成就。

在新加坡,公開表露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笑料都能為人們所欣賞,因此在不太了解別人之前,最好少開玩笑。

新加坡嚴忌說“恭喜發財”,他們將“財”理解為“不義之財”或“為富不仁”,說“恭喜發財”被認為是對別人的侮辱和嘲罵。

■舉止禁忌

俄羅斯

壹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展現其民族文化特征和內涵的主要內容之壹。俄國是個多神教的國家,988年羅斯受洗,基督教取代多神教,而基督教三大教派之壹的東正教在俄羅斯則是最大和最有影響的宗教,俄羅斯人主要信奉東正教。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東正教徒壹億五千萬人,僅前蘇聯就有八千多萬人,占前蘇聯人口的30%以上。因此,在多神教,東正教及古羅斯人的神話傳說的***同影響下,在俄羅斯民間流傳著各種征兆和俗信,這些都具體反映在俄羅斯人的言語、行為和習慣方面。

隔著門檻不握手

當我們去俄羅斯人家裏做客時,主人壹開房門,我們會很自然地伸出手去握手以示問好,而俄羅斯人站在門口從來不向客人伸手,而是要等客人進門後才握手。壹些上了年紀的主人會解釋說:"隔著門檻不握手,這是我們的規矩。"古時,斯拉夫人把夭折的孩子、亡故的長輩埋在自家門檻下,認為死者的靈魂會保佑全家平安無事。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門檻是極為重要的地方,所以不能站在門檻上,不能坐在門檻上,尤其是外人不能踩門檻。由此而產生了新郎在婚禮迎接新娘時必須把新娘抱進家門的習俗,假如新娘自己跨過婆家的門檻,會惹得祖宗的靈魂發怒的。迷信雖然已成過去,但這壹習俗在許多地方保留了下來。

在俄羅斯,關於"門檻"有很多不祥的說法:在自己的家門口絆了壹腳,家裏準遭不幸、出門時絆了壹腳,辦事不會順利、不能隔著門檻送東西否則會不幸臨頭、隔著門檻問好,是不祥之兆:要麽會和人吵架,要麽孩子將是啞巴、必須邁右腳跨門檻,假如邁左腳過門檻,則辦事不順等等。

呸,呸,呸,消災驅邪求吉利

在與俄羅斯人交往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誇對方"氣色不錯"或者"諸事如意"等,對方會發出二三聲 (呸,呸!)。假如我們不了解這其中緣由,會流露出疑惑的神情。在俄羅斯按舊時的說法,眼睛集中了壹個人的力量,因此歹毒的人只要看人壹眼,就能毀壞他的生活。換句話,用毒眼看人,就會使其遭遇不幸,在俄語中有 (毒眼)這個說法。古時的人擔心被這種眼睛看過之後會遭不幸,就吐三次唾沫以達到驅邪的目的。後來,意思引伸到姻聽到誇獎、贊美等好話而擔心引起不吉利的後果,人們擔心魔鬼聽到這些好話以後,會傷害人。比如,古時候,俄羅斯人常常給孩子起壹些難聽的名字,如: (麻子), (斜眼)等,認為魔鬼是不會對有這些名字的孩子感興趣的,從而可以使他們免遭不幸。

見人打噴嚏,要祝身體好

與俄羅斯人交往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突然有人打了壹個噴嚏,這時俄羅斯朋友肯定會說壹句祝妳(您)身體好!,這已經成了壹條人人遵循的慣例了。這是因為,古時的羅斯人認為噴嚏有特別的魔力,民間中有許多關於打噴嚏的預兆如: (星期壹、空著肚子打噴嚏"有人送禮來;星期二打噴嚏"有外人來;星期三打噴嚏。有消息到;星期四打噴嚏,有人誇;星期五打噴嚏:有約會;星期六打噴嚏,心想事成;星期日打噴嚏"有客人上門。的傳說有關:上帝造了人,往人的臉上吹了口氣。於是人就有了生命。由此就有了壹個說法:吸氣時,氣給人生命,出氣時。氣就會跑出去。人就有大病臨頭(俄語成語表示"死,咽氣").而人在打噴嚏時,先吸氣,後噴氣,通常是張大嘴巴,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