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其實是壹種特殊環境下的交際方式,是壹種特殊的交際行為。交流和溝通需要互動,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演講中引起聽眾的興趣。只有對方願意傾聽,妳的話才能得到充分發展,才能被對方接受。如果聽眾無動於衷,妳的話就沒有市場。讓聽眾聽妳的演講很重要,所以選擇聽眾感興趣的話題很重要。受眾感興趣的話題是壹些熱點話題、焦點話題以及人們經常談論的其他話題。例如,在講座課上,幾個學生談到了馬加爵的謀殺案,這牢牢地抓住了這壹點,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時也要註意自己的表達。同壹話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會收到不同的聽覺效果,所以在演講中,表達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聽眾的不同反應。想要有好的表達,需要找準角度,盡量從觀眾感興趣的角度切入。比如說談球,東侃侃西侃侃,然後換個角度談侃侃,不僅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把觀眾都驚呆了;如果從足彩的角度去深究同壹個話題,就很容易把觀眾引入妳的目的地。當然這對於新手來說有點苛刻,但是如果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想我們會逐漸有結果的。
在說話的過程中,除了話題和角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時刻有壹種字裏行間的現場交流感。這壹點對於我們師範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很多人壹上任就語無倫次。甚至很多水平很高的作家學者也不例外。擅長書法的巴金就是其中之壹。巴金壹直避免在大會上發言,只有在不得不這樣做的時候,他才代之以“書面發言”。在大學校園裏,那些受過良好教育、見多識廣的教授,講課的受歡迎程度真的是鳳毛麟角。何其芳先生在壹篇報告中說,他上大學的時候,有壹個教授教哲學,是把他多年前寫的講稿拿到班上去讀壹遍。
這是現場溝通的缺失,我們在演講中要記住,溝通很重要。走出閱讀背誦手稿的誤區。以後走上講臺,不要照本宣科,要在備課資料的基礎上,多和同學交流。在壹般的演講中,有交流感的文字,有溝通感的語言,更能抓住聽眾的註意力,營造氣氛,這樣演講者的目的就很容易達到。比如在《最後的演講》中,我試圖細數間諜的卑劣行徑。突然,我的語氣變了,用第二人稱喊道:“今天這裏有間諜嗎?妳站起來!”這樣,視角就移向了觀眾,指向了觀眾。傳播感自然大大加強,既震懾了可能在場的間諜,又讓觀眾緊張,效果不言而喻。
演講是壹門相當復雜的學問。要想在演講中有所建樹,除了以上幾點,演講者還需要在語言、文化、口語表達等方面有紮實的基礎。這些還是需要我們以後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