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食品產業園調研報告

食品產業園調研報告

食品產業園調研報告

 導語:為紮實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學習討論活動,深入實施“三大戰略”。。。我精心準備了食品產業園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了加快我區園城建設,推進重慶(綦江)食品工業園區(以下簡稱食品園區)的更好、更快發展,區政協提案文史委在食品園區管委會的支持配合下,對園區未來發展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壹、食品園區發展概況

 重慶(綦江)食品工業園區成立於20xx年9月,是重慶目前唯壹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園區規劃控制面積20平方公裏,壹期5平方公裏。園區目標定位是打造“西部第壹,全國壹流”的食品工業園,主導和特色產業為調味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目前,園區已投入5億,畝平投入約20萬元。已征用土地2618畝,其中:交付企業用地793畝、道路等公益設施用地265畝、河邊預留和商業用地580畝、高坡地830畝、高速路綠花地100畝。壹期安置房順利交付,二期1。5萬平方米主體完工。完成1。5平方公裏基礎設施建設,5公裏壹期主幹道路、綜合管網及人行道鋪裝綠化工程、日供應3萬噸的水廠壹期(日供應能力6000噸)已建成投用,電力、天然氣、通訊等綜合管網已鋪設完畢,日供氣能力達到5萬立方;日處理汙水3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已完成主體工程;11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園區現已具備企業入駐條件,已有32家企業簽約入駐。其中,中國500強食品100強企業1家(“真心”瓜子),“中華老字號”企業4家(“老四川”牛肉幹、“橋頭”火鍋、“冠生園”、“小洞天”),重慶著名品牌企業10余家。總投資約45億元,產值90億元,創利稅10億元,解決5000人以上就業。入住的本土企業中,“飯遭殃”、“金立方”、“酒民郎”、“鄭胖子”、“古劍山”、“都曉得”等品牌食品在壹定範圍內具有壹定的知名度。工業旅遊開始起步,德宜信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獲批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園區的部分企業也與西南大學食品學院,第三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健康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進行產品研發。園區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重慶市食品工業基地”、“重慶市特色產業基地”、“重慶市農產品加工基地”。

  二、食品園區存在的問題

 食品園區建設雖然取得壹些成績,但也面臨壹些困難和問題。

 1、因未征地拆遷,目前已簽約企業30多家,供地的僅18家,尚有近20多家已簽約企業無地可供,特別是已簽約的安徽真心瓜子、老四川牛肉幹等壹些名優企業也無法落地,有意向入駐的企業如重糧集團、重慶紅九九、安徽燕之坊,重慶餐飲集團、重慶糕點行業協會、重慶食品工業協會分別抱團入駐的30多家企業無法進壹步對接。

 2、園區高速公路以北的道路、管網、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未啟動。

 3、已經投產的企業還不足10家,“金立方”、“酒民郎”等已投產的企業產品需進壹步打開銷路。

 4、園區拓展的中長期規劃尚未確定。

  三、食品園區發展前景分析

 食品工業始終是世界制造業中的第壹大產業,是農業產業鏈的延伸,是集農業、制造業、現代物流服務業於壹體的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產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需求進壹步加大,食品工業將全面進入擴張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食品園區未來的發展壹方面將***享食品工業擴張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同時還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壹)豐富的原料優勢是園區發展的重要基礎

 綦江區最低海拔188米,最高海拔1973米,立體氣候明顯,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且收獲季節較長。擁有耕地面積162萬畝,林地133萬畝。規劃面積300平方公裏的山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已形成雛形。蔬菜和木瓜均已成為全區農業骨幹產業。其中,蔬菜種植規模50萬畝(花椒10萬畝、蘿蔔10萬畝、辣椒20萬畝、生姜大蒜各5萬畝)。種植木瓜10萬畝,梨子1萬畝和獼猴桃1萬畝均開始投產。可以說,這種得天獨厚的原料優勢為園區各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同時,隨著園區各企業的發展,必將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實現雙盈。

 (二)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使園區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目前,渝黔鐵路、210國道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穿越綦江,綦河水道與長江相連,水陸交通較為便捷。隨著綦江到重慶主城的便捷通道惠品大道、三環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鐵路和“三—萬—南” 鐵路的建成通車,綦江的交通將更加便捷。食品園區又處在三環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鐵路和渝黔高速公路的交叉路口上,並在重慶壹小時經濟圈內,交通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三)重慶唯壹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對食品企業具有強大吸引力

 20xx年重慶輕工業總產值為1738億元,食品工業為985億元,占據了輕工業的壹半多。食品工業是重慶名副其實的輕工第壹大產業。食品園區是重慶市目前唯壹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必將吸引更多的重慶食品工業企業乃至全國壹流食品工業企業前來考察入住。

 (四)重慶市功能區的劃分將引領食品園區大發展

 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將重慶劃分五大功能區,綦江區劃為城市發展新區,是全市未來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是集聚新增產業和人口的重要區域,全市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四化”同步發展示範區和渝黔區域合作***贏先行區,是重慶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的有效輻射區域。這壹劃分使綦江的經濟地理得到升級,城市功能定位更加精準,城市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將迎來最新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綦江區作為全市未來工業化的主戰場之壹,必將引領重慶唯壹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的大發展。

 (五)園區過去的工作為未來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食品園區從成立到現在,已有6年時間了。管委會在這期間,在目標定位、規劃編制、征地撤遷、人員安置、設施建設、招商引資、企業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引進了“真心”瓜子、“橋頭”火鍋,“冠生園”,“小洞天”、渝派、多味多等較為知名的外地企業入住。本區入住企業生產的“飯遭殃”、“金立方”、“酒民郎”、“鄭胖子”等產品已投入市場銷售。企業的入住,產品相繼進入市場標誌著園區發展已初見成效。實踐證明,決策成立食品園區是正確的,園區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四、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的建議

 (壹)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的方向

 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的方向應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的`新特點、我國食品工業發展規劃和食品園區獨特的職能作用進行科學定位。二十壹世紀我國食品工業將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專用化及國際化方向發展,這“五化”將成為我國未來食品工業發展的大趨勢。 “十二五”時期,我國食品工業發展仍處於戰略機遇期。到20xx 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3 萬億元,年均增長15%;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1。5:1。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達到50 家以上;中小食品企業發揮專、精、特、新的優勢,逐步實現良性發展,形成各類企業分工協作、東中西部食品工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 國家“十二五”規劃,對糧食加工、植物油加工、肉類加工、乳制品加工、水產品加工、果蔬加工、飲料工業、制糖、方便食品制造、發酵、釀酒、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營養與保健食品缺制造等十三類食品工業發展的方向、重點、產業布局和目標都作了具體規劃。我區食品園區有四個方面的職能作用:壹是培植農產品深度加工的龍頭企業,帶動現代農業的發展;二是發揮工業經濟自身作用,推動工業化發展;三是與東部新城產城融合,實現產城互動發展;四是發展工業旅遊,提供旅遊商品。

 根據以上情況,我區食品園區未來發展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堅持“三融合、壹集中、壹為主”的發展方向。即堅持食品園區的產品布局與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的區域布局相融合,使東部地區技術優勢和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的融合在食品園區得到展現;堅持東部新城建設與食品園區發展相互融合,把食品園區建成生態、綠色、環保的新型現代化工業園區,建成產城融合的典範;堅持食品園區建設、食品工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相融合,發展工業旅遊,提供旅遊商品,增強園區的美譽度,擴大園區的影響力;充分利用好重慶目前唯壹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這塊金子招牌,強力推進重慶市食品加工企業向食品園區集中;堅持以引進培植農產品深度加工的龍頭企業為主體,以調味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為主導和特色產業,挖掘專、精、特、新的優勢,培植品牌,拓展市場,實現良性發展。

 (二)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的目標

 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目標分近期和遠期兩個階段。

 近期發展目標:到20xx年,即建園10周年,還有近5年時間,園區面積拓展到5平方公裏,8500畝,還需征用土地約6000畝。需建設的道路管網有:惠品大道,控制寬度70米的5公裏主幹道;次幹道,24米寬的3。7公裏和12米寬的6公裏。***需資金24。1億元,其中:征地拆遷需資金14億元,道路管網及市政綠化建設需投資5。6億元,通惠河和後溪河治理2億元,電力、通訊等管線搬遷0。5億元,平場0。8億元,利息及其他支出1。2億元。新征土地中:工業用地3700畝,居住用地910畝,商業用地370畝。為實現園區收支自求平衡,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按每畝155萬元出讓,工業用地按每畝12萬元出讓,土地出讓收入達24。28億元。引進入住企業達100家以上,投產企業達6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達100億元以上,每年綜合稅收達5億元以上。

 遠期發展目標:到2030年,園區沿惠品大道拓展,面積拓展到20平方公裏,30000畝,爭取更多的國內仍至世界知名食品工業企業入住,最終實現“西部第壹,全國壹流”的發展目標。

 (三)食品園區未來發展的措施

 1、以地生財,為食品園區建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當前,全國各地工業用地的出讓價格都大大低於征地拆遷成本。園區收支最終要自求平衡只有靠以地生財和稅收返還。在園區建設的初始階段,入住投產的企業少,稅收少,稅收返還無力支撐園區發展,只有靠以地生財,實現以地養園。政府應給予食品園區征地指標,並特許食品園區將征用的土地壹部分用作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征地拆遷成本與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出讓的溢價用作補償工業用地的征地拆遷成本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否則,食品園區將錯失發展良機,發展停滯不前。

 2、堅持走“以工哺農”之路,帶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蔬菜和木瓜均已成為全區農業骨幹產業。其中,蔬菜種植規模達50萬畝。園區要始終堅持“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食品工業帶動綦江農業,幫助綦江農業全面實現現代化,同時帶給農民穩定的收入,幫助他們發家致富。目前,綦江在農副食品加工業已經培育出了“綦江辣椒”、“趕水草蔸蘿蔔”、“石壕糯玉米”、“東溪花生”、“萬興生姜”、“金立方”、“酒民郎”、“飯遭殃”、“鄭胖子”、“都曉得” 等本土的鮮菜及其深加工品牌。這些企業在市場也有壹定的認可度。今後,園區應該積極引進此類企業,鼓勵它們不斷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充分利用農產品深加工方面的各項技術,開發更多更好的產品。

 3、 擴大招商引資,大力培育品牌

 繼續引進壹批知名企業,特別是重點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企業、“中華老字號”企業、上市食品公司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企業,甚至是雀巢、卡夫這樣的著名大型外資企業入駐,打造品牌聚集區,利用名牌企業帶動整個園區的發展。繼續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尤其要支持“金立方”、“酒民郎”、 “飯遭殃”、“鄭胖子”、“古劍山”、“都曉得”等本土品牌企業,積極引導和幫助這些企業做好宣傳工作,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營銷宣傳,同時還要拓展電子商務、網購和團購等銷售渠道,讓本土品牌走出重慶,面向全國,甚至沖出國門。

 4、突出重點,繼續推進主導產業的發展

 園區主打的產業重點是調味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在調味食品方面,要重點打造辣椒加工產業化項目和醬腌菜調味品加工項目。基於調味食品加工業的特點,園區的相關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第壹,立足於本土市場,首先讓自己的產品在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成為同類產品中的領先者,先把本土市場做大做強,再考慮逐步擴大市場;第二,順應市場細分的趨勢,重點研發和生產幾種主打產品,讓主打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優勢明顯,很難被替代;第三,在研發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在產品上作出相應的調整;第四,大舉進入餐飲市場、農貿市場,不要把產品局限於超市和賣場;第五,增加社區、賣場等公***場所的促銷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休閑食品方面,要重點打造豆制食品加工產業項目、方便肉制品加工項目、方便谷物食品加工項目和方便蔬菜食品加工項目。園區相關企業要註意以下幾點:第壹,註重培養品牌,著力打造壹些具有區域性特色的品牌產品;第二,發展有益於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休閑食品,促進休閑食品向營養型、功能型和健康型轉變。

 在保健(功能)食品方面,要重點打造木瓜產業化工程項目、菊芋產業化工程項目和膳食纖維產業化工程項目。園區的相關企業要註意以下幾點:第壹,加大科研方面的投資力度、提升產品的質量;第二,充分利用木瓜,辣椒等優勢原料中所含有的功能性成分開發新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產值,進壹步提高企業的利潤。

 5、堅持“產學研”相結合,鼓勵科技創新

 現代食品工業的發展需要高新技術的有力支持,只有更多的尖端技術(超高壓處理,超臨界萃取,膜分離技術,分子蒸餾技術,微膠囊技術,真空技術,食品摻假鑒定等)被應用於食品工業,這個行業才能找到發展的著力點。食品加工廠加工工藝的改進、設備的更新以及產品的研發需要專業的團隊進行研究。目前,我國從事食品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機構超過350家,已初步形成了國家、部門、地方三級較為完善的研發體系。全國有205所高校設立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近100家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能夠培養研究生。壹大批農產品加工企業相繼成立了研發中心,20多家企業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園區的每壹個企業都應該與相應行業的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的機制,讓科研團隊進駐企業,或者成立***建實驗室。園區要盡快建立食品技術孵化區,將其作為企業自主知識創新和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結合的平臺。

 6、發展工業旅遊,提高園區知名度

 隨著工業產業結構的進壹步調整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工業旅遊逐漸成為地區或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轉型、提高企業知名度、傳承民族特色工業、促進區域旅遊業發展、樹立城市形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園區要依托濱河景觀帶、美食壹條街、食品生產線觀光,青杠塝水庫和周邊原材料基地,組團打造“蛋糕王國”,“木瓜樂園”,“手工體驗園”等集生產,銷售,消費,娛樂於壹體的食品城綜合體項目,建設農產品生態農莊及頂級VIP會所等。要著力發展特色旅遊產品,把食品園區企業生產的特色旅遊產品打造成綦江的重要名片。

;